zhōngdàoérfèi

中道而废

拼音 zhōng dào ér fèi怎么读

注音 ㄓㄨㄥ ㄉㄠˋ ㄦˊ ㄈㄟˋ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半途而废中途而废中道而止

中道而废的意思

半路就停止了中道:中途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用法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例子他绝对自信他不是中道而废的软背脊的人儿。茅盾《创造》三

中道而废的详细解释

【释义】

事情尚未完成,就停止不做了。《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但恐立志不坚,中道而废。”亦作“中途而废”。

事情尚未完成,就停止不做了。《见《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但恐立志不坚,中道而废。”

中道而废字义分解

读音(zhōng,zhòng), 丨部,共4画

㈠ 中 [ zhōng ]

①.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如:中心。当( dàng )中。中原。中华。

②.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如:暗中。房中。中饱。

③.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如: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④.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在研究中。

⑤. 特指“中国”如:中式。中文。

⑥. 适于,合于。如:中看。

㈡ 中 [ zhòng ]

①. 恰好合上。如: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②. 受到,遭受。如:中毒。中计。

③. 科举考试被录取。如:中举。中状元。

读音(dào), 辶部,共12画

㈠ 道 [ dào ]

①. 路,方向,途径。如: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②. 指法则、规律。如: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如:道学。传道。修道。

④. 方法,办法,技术。如:门道。医道。

⑤.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⑥.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如:道观( guàn )。道士。道姑。道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⑦.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如:会道门。一贯道。

⑧. 说,讲。如: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⑨. 用语言表示情意。如:道喜。道歉。道谢。

⑩. 线条。如:铅笔道儿。

⑪.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⑫.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⑬. 量词。如: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⑭.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㈠ 而 [ ér ]

①.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③. 表(从……到……)如:从上而下。

㈡ 而 [ néng ]

读音(fèi), 广部,共8画

㈠ 废 [ fèi ]

①. 停止,不再使用。如:废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废除。废黜(罢免,革除)。废帝(被废黜的皇帝)。废弃。废止。废置。因噎废食。

②.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如:废话。废品。废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

③. 没有用的东西。如:修旧利废。利用“三废”(“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④. 荒芜,衰败。如:田园荒废。几经兴废。

⑤. 重伤或杀死某人。如:废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