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ù xiū biān fú怎么读
注音: ㄅㄨˋ ㄒㄧㄡ ㄅㄧㄢ ㄈㄨˊ
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亦作“不修边幅”复制
出处: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肆欲轻言,不脩边幅。”《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不脩边幅,谓人不饰仪容。”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①.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①. 干肉:“凡肉~之颁赐,皆掌之。”
②. 旧时指教学的酬金。如:束脩。脩金。
③. 干枯。
④. 同“修”。
①.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如:边缘。边沿。
②.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如: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
③.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如:等边三角形。
④. 旁侧,近旁。如:身边。边锋。
⑤. 方面。如:边干( gàn )边学。
⑥. 表示方位。如:上边。外边。
⑦. 姓。
①. 布的宽度。如:幅面。双幅。宽幅。
②. 泛指事物的宽度。如:幅度。幅员(“幅”是宽度,“员”是周围。指疆域或领土的面积。如“我国幅幅广大”)。振幅。篇幅。
③. 边缘。如:边幅。
④. 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如:一幅画。五幅布。
不脩边幅,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xiū biān fú朗读),ABCD式组合意思是: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亦作“不修边幅”。出自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