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āo guì zhǔ yù怎么读
注音: ㄕㄠ ㄍㄨㄟˋ ㄓㄨˇ ㄩˋ
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复制
出处:《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①. 使东西着火。如:焚烧。燃烧。烧灼。烧毁。
②. 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如:烧水。烧饭。烧砖。烧焊。烧蓝。烧料。
③. 一种烹饪方法。如:烧茄子。烧鸡。
④. 体温增高。如:发烧。退烧。
⑤. 经烘烤制成的饼。如:烧饼。火烧。
⑥. 一种烈性白酒。如:烧酒。高粱烧。
⑦. 过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死亡。
①.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如:桂剧。桂系军阀。
②. 〔~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子飘香”、“~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③. 姓。
①. zhǔ ㄓㄨˇ 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如:烹煮。煮饭。煮字(喻书生玩味文字)。煮豆燃箕(喻骨肉相残)。煮鹤焚琴(喻大煞风景的事)。
①.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如: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②. 美,尊贵的,敬辞。如: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照片)。玉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玉立。金科玉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烧桂煮玉,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shāo guì zhǔ yù朗读)意思是: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