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ànglónghǎi

放龙入海

拼音 fàng lóng rù hǎi怎么读

注音 ㄈㄤˋ ㄌㄨㄥˊ ㄖㄨˋ ㄏㄞˇ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放虎归山

放龙入海的意思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用法谓语、定语、宾语;指留下后患。

例子我们不能干放龙入海的事情

放龙入海的翻译

  1. release a dragon into the sea

放龙入海字义分解

读音(fàng), 攵部,共8画

㈠ 放 [ fàng ]

①.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如:把笼子里的鸟放了。放胆。放诞。放任。放肆。放歌。放怀。豪放。释放。

②. 散( sàn )如:放工。放假。放学。放晴(阴雨后转晴)。

③.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如: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

④. 驱逐到远方去。如:放逐。放黜。流放。

⑤. 到基层去。如:放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放。

⑥. 发出。如:放电。放毒。放光。发放。

⑦.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如:放债。放贷。

⑧. 扩展。如:放大。放宽。

⑨. 花开。如:百花齐放。心花怒放。

⑩. 搁、置。如:这件事情不要紧,先放一放。存放。放弃。放心。放置。

⑪. 至。如:放乎四海。摩顶放踵。

读音(lóng), 龙部,共5画

㈠ 龙 [ lóng ]

①.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如: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②.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如:恐龙。

③.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如:龙颜。龙体。龙袍。

④. 姓。

读音(rù), 入部,共2画

㈠ 入 [ rù ]

①. 进,由外到内。如:进入。入梦。

②. 适合,恰好合适。如:入选。入耳。

读音(hǎi), 氵部,共10画

㈠ 海 [ hǎi ]

①.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如: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②. 用于湖泊名称。如:青海。中南海。

③.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如: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如:人山人海。火海。

⑤. 漫无目标地。如:海骂。海找。

⑥.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如:海棠。

⑦. 特指中国上海。如:海派。

⑧.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