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zhī

毛皮之附

    拼音 máo pí zhī fù怎么读

    注音 ㄇㄠˊ ㄆㄧˊ ㄓ ㄈㄨˋ

    近义词唇齿相依

    毛皮之附的意思


    谓事物失掉存在的根本,即无处落
    比喻互相依赖, 利害相关之意
    犹言“唇齿相依”, 唇亡则齿寒也附: 附在上

    出处《左传》僖公十四年虢射曰:『皮之不存, 毛将安傅?』”

    毛皮之附字义分解

    读音(máo), 毛部,共4画

    ㈠ 毛 [ máo ]

    ①.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如: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②.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如:不毛之地。

    ③. 衣物上的霉菌。如: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④. 粗糙,没有加工的。如: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⑤. 不是纯净的。如:毛利。毛重。

    ⑥. 行动急躁。如:毛躁。

    ⑦.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如:把他吓毛了。

    ⑧. 小。如: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⑨. 货币贬值。如:钱毛了。

    ⑩.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如:两毛钱。

    ⑪. 姓。

    ㈡ 毛 [ má ]

    读音(pí), 皮部,共5画

    ㈠ 皮 [ pí ]

    ①.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如:皮毛。

    ②.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如:裘皮。

    ③.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如:封皮。书皮。

    ④. 表面。如:地皮。

    ⑤. 薄片状的东西。如:豆腐皮。

    ⑥. 韧性大,不松脆。如:花生放皮了。

    ⑦. 不老实,淘气。如:顽皮。

    ⑧. 指橡胶。如:胶皮。皮球。

    ⑨. 姓。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㈠ 之 [ zhī ]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⑦.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fù), 阝部,共7画

    ㈠ 附 [ fù ]

    ①. 另外加上,随带着。如: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

    ②. 同意,赞同。如:随声附和。附议。

    ③. 捎带:“一男~书至”。

    ④. 靠近。如:附近。附耳低言。

    ⑤. 依从。如:依附。归附。趋炎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