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ùzhī

被绣之牺

拼音 pī xiù zhī xī怎么读

注音 ㄆㄧ ㄒㄧㄡˋ ㄓ ㄒㄧ

感情贬义成语

被绣之牺的意思

披着锦绣的牲牛被:通“披”;牺:祭祀用的牲畜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用法宾语;用于比喻句。

例子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子永叹天伦之伟,漆园悲被绣之牺。”

被绣之牺字义分解

读音(bèi,pī), 衤部,共10画

㈠ 被 [ bèi ]

①.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如:被子。被单。棉被。毛巾被。羽绒被。被褥。

②. 盖,遮覆。如:被覆。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③. 遭遇,遭受。如:被灾。被难( nàn )。

④.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如:他被(老板)辞退了。

⑤. 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如:被动。被告。被批评。被剥削。

㈡ 被 [ pī ]

①. 古同“披”,覆盖。

读音(xiù), 纟部,共10画

㈠ 绣 [ xiù ]

①. 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花纹或文字。如:绣字。绣花。刺绣。

②. 绣成的物品。如:粤绣。苏绣。湘绣。锦绣山河。锦心绣口(形容文思、词藻都优美、华丽)。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㈠ 之 [ zhī ]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⑦.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xī), 牛部,共10画

㈠ 牺 [ xī ]

①. 古代称做祭品用的纯色牲畜。如:牺牲(➊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称,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如“牺牺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➋为了崇高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等,如“为祖国不怕流血牺牺”;➌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如“他牺牺自己的休息时间,突击完成了任务”)。牺牛。牺尊(古代牺牛形的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