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āng guó tiǎn cuì怎么读
注音: ㄅㄤ ㄍㄨㄛˊ ㄊㄧㄢˇ ㄘㄨㄟˋ
感情中性成语
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复制
出处:《诗经・大雅・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用法:宾语;指国家病困。
例子:清·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宁使人材蛰伏,邦国殄瘁,而必不可使一党不居于势要者。”
①. bāng ㄅㄤˉ 国。如: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①.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如: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②. 特指中国的。如: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③. 姓。
①. 尽,绝。如:殄灭。殄歼。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①. 疾病;劳累。如:心力交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邦国殄瘁,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āng guó tiǎn cuì朗读),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意思是: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出自《诗经・大雅・瞻印》。一般作宾语;指国家病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