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ǎobàngchūzhū

老蚌出珠

拼音 lǎo bàng chū zhū怎么读

注音 ㄌㄠˇ ㄅㄤˋ ㄔㄨ ㄓㄨ

近义词老蚌生珠

老蚌出珠的意思

比喻老来得子比喻老来得子。《北齐书 · 陆印传》: “邵 (邢邵) 又与印父子彰交游,尝谓子彭曰:‘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意欲为群拜纪可乎? ’ ” 参见:○老蚌生珠

老蚌出珠的详细解释

【释义】

即“老蚌生珠”。见“老蚌生珠”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老蚌生珠”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东汉时,一个名叫韦端的大将军,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元将,次子叫仲将,两人都非常地优秀。当时在文坛上享富盛名的孔融,与韦端一家有深厚的世交关系。有一次,孔融写给韦端一封信,信中提到:“前几天元将来访,我看他学问高深,才华洋溢,气度恢宏,将来必定是个能创立大事业的人才。昨天仲将又来访,我看他资质聪敏,性情敦厚,将来也一定能继承家业,光耀门楣。没想到这么一对宝贵的珍珠,竟然会是出自你这个老蚌的身上,实在是太珍贵了!”因为当时韦端的年纪已大,所以孔融就用老蚌来比喻他,又用珍珠来比喻两个优秀的儿子。“老蚌生珠”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书言故事・子孙类》:“言人父子俱美,曰老蚌生珠。”说的正是此事。后来“老蚌生珠”意义,多仅用以比喻老年得子。

【书证】

  • 01.《北齐书・卷三五・陆卬列传》:“邵又与卬父子彰交游,尝谓子彰曰:『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意欲为群拜纪可乎?』”

老蚌出珠字义分解

读音(lǎo), 耂部,共6画

㈠ 老 [ lǎo ]

①.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如: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②.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如: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③. 极,很。如:老早。老羞成怒。

④. 老年人。如: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 wéi )。

⑤. 晚年。如:老年。老境。

⑥. 敬老,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⑦. 总是,经常。如:老是生病。

⑧. 原来的。如:老地方。

⑨. 与“嫩”相对。如:黄瓜长老了。

⑩.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如:老大。老鹰。老倭瓜。

⑪.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⑫. 死的讳称。如:老了。

⑬.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⑭. 姓。

读音(bàng,bèng), 虫部,共10画

㈠ 蚌 [ bàng ]

①.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如:蚌胎(指珍珠)。

㈡ 蚌 [ bèng ]

①. 〔~埠( bù )〕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读音(chū), 凵部,共5画

㈠ 出 [ chū ]

①. 从里面到外面。如: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②. 往外拿,支付。如: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③. 离开。如:出发。出轨。出嫁。

④. 产生,生长。如:出产。出品。出人才。

⑤. 发生。如:出事。

⑥. 显露。如:出现。出名。

⑦. 超过。如: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⑧. 来到。如:出席。出勤。

⑨.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如:出处( chù )。语出《孟子》。

⑩. 显得量多。如:这米出饭。

⑪.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如:提出问题。

⑫. 传( chuán )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读音(zhū), 王部,共10画

㈠ 珠 [ zhū ]

①.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如: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或诗文)。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放在一起,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②. 像珠子的东西。如:汗珠。泪珠。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