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ěibàngzhī

诽谤之木

拼音 fěi bàng zhī mù怎么读

注音 ㄈㄟˇ ㄅㄤˋ ㄓ ㄇㄨˋ

感情中性成语

诽谤之木的意思

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让人们写上谏言诽谤:引以为谏言;木:木牌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用法宾语;指让人写谏言的木牌。

诽谤之木的详细解释

【释义】

相传尧时立木牌于桥边,供人书写谏言。后世因于宫外立木,任人书写政治得失,称为“诽谤之木”。《淮南子・主术》:“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

诽谤之木字义分解

读音(fěi), 讠部,共10画

㈠ 诽 [ fěi ]

①. 捏造事实,说别人坏话。如:诽谤。诽章。腹诽心谤。

读音(bàng), 讠部,共12画

㈠ 谤 [ bàng ]

①.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如:谤讥。谤讪。谤议。谤毁。诽谤。

②. 责备。如:谤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谤王”。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㈠ 之 [ zhī ]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⑦.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mù), 木部,共4画

㈠ 木 [ mù ]

①. 树类植物的通称。如: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②. 木料、木制品。如: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③. 棺材。如:棺木。

④. 质朴。如:木讷(朴实迟钝)。

⑤. 呆笨。如:木鸡。

⑥.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如:麻木。

⑦.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⑧.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