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ǒushānshí

走山泣石

拼音 zǒu shān qì shí怎么读

注音 ㄗㄡˇ ㄕㄢ ㄑㄧˋ ㄕˊ

走山泣石的意思

山在变动,石头在哭泣原指桀施暴政即将灭亡后泛指暴虐的政权即将灭亡

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桀时泰山,山走石泣。先儒曰:‘桀之所将亡,泰山三日泣,今泰山山石远望之若人泣,盖是也。’周武谓周公曰:‘桀为不道,走山泣石。’

走山泣石字义分解

读音(zǒu), 走部,共7画

㈠ 走 [ zǒu ]

①. 行。如:走路。走步。

②. 往来。如:走亲戚。

③. 移动。如: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④. 往来运送。如:走信。走私。

⑤. 离去。如:走开。刚走。出走。

⑥. 经过。如: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⑦.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如:走气(漏气)。

⑧. 失去原样。如:走形。走样。

⑨. 古代指奔跑。如:走马。不胫而走。

⑩. 仆人,“我”的谦辞。如: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㈠ 山 [ shān ]

①.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如: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②. 形状像山的。如: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③. 形容大声。如:山响。山呼万岁。

④. 姓。

读音(qì), 氵部,共8画

㈠ 泣 [ qì ]

①. 小声哭。如:泣诉(哭着控诉)。抽泣。哭泣。涕泣。

②. 眼泪。如:饮泣。泣下如雨。泣血(a.流眼泪没有声,像出血那样;b.指在丧事期)。

读音(shí,dàn), 石部,共5画

㈠ 石 [ shí ]

①.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如: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②. 指石刻。如:金石。

③.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如: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④.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⑤. 姓。

⑥. 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简称。

⑦. 中文部首。如:石部

⑧. 在秦朝和汉朝时作为质量单位使用(亦可训读为dàn)。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有258.24克,一石大概为31千克。

㈡ 石 [ dàn ]

①.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