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wén

洗耳不闻

拼音 xǐ ěr bù wén怎么读

注音 ㄒㄧˇ ㄦˇ ㄅㄨˋ ㄨㄣˊ

洗耳不闻的意思

比喻不愿意听或不愿过问世事

出处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

例子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四回:旁有大夫散宜生欠身言曰:“‘~亡国音’”者何也?”

洗耳不闻字义分解

读音(xǐ,xiǎn), 氵部,共9画

㈠ 洗 [ xǐ ]

①. 用水去掉污垢。如:洗脸。洗涮。洗涤。洗澡。洗心革面(喻彻底悔改)。

②. 清除干净。如:清洗。

③.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如:洗劫。

④. 昭雪冤枉。如:洗雪。洗冤。

⑤. 照相的显影定影。如:冲洗。洗印。

⑥.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如:洗牌。

⑦.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如:受洗。洗礼。

⑧. 盛水洗笔的器皿。如:笔洗。

⑨.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㈡ 洗 [ xiǎn ]

①. 同“冼”。

读音(ěr), 耳部,共6画

㈠ 耳 [ ěr ]

①.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如:耳背( bèi )。耳垂。耳鬓厮磨( mó )。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②. 像耳朵的东西。如:木耳。银耳。

③.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如:耳房。鼎耳。

④. 听说。如:耳闻。耳软。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⑤.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如:想当然耳。

⑥.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wén), 门部,共9画

㈠ 闻 [ wén ]

①. 听见。如:闻诊。闻听。闻讯。博闻强记。闻过则喜。闻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②. 听见的事情,消息。如:新闻。传闻。见闻。

③. 出名,有名望。如:闻人。闻达。

④. 名声。如:令闻(好名声)。丑闻。

⑤. 用鼻子嗅气味。如: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

⑥.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