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xíngyún

歌遏行云

拼音 gē è xíng yún怎么读

注音 ㄍㄜ ㄟˋ ㄒㄧㄥˊ ㄩㄣˊ

近义词响遏行云

歌遏行云的意思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动听”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动听。宋无名氏《玉楼春.子寿母》词:“慈闱今日庆生申,歌遏行云香篆缕

歌遏行云的详细解释

【释义】

犹“响遏行云”。见“响遏行云”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响遏行云”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列子》书中记载著一则故事:相传从前秦国有个爱唱歌的人薛谭,去向秦青学习歌唱技巧,可是在还没全部学会之前,他就自以为已经学成,于是向老师辞行,打算返乡。秦青也不挽留他,还在郊外大道上设酒食为薛谭送行。在饯别的酒席中,秦青打著节拍,展开歌喉,唱起慷慨悲壮的曲子,歌声高亢清越,振动了林间的树木,又直上天际,遏止了浮云的行进。薛谭听到这样的歌声,才知道原来自己所学的不过是一些皮毛,于是请求秦青原谅,仍旧继续拜师学艺,并且自此之后,再也不敢有学成归乡的念头。《列子》文中以“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形容秦青的歌声,后来“响遏行云”演变为成语,就用来形容歌声响亮高妙。

【书证】

  • 01.唐・权德舆〈三妇〉诗:“大妇剌绣文,中妇缝罗裙,小妇无所作,娇歌遏行云。”
  • 02.明・海瑞〈乐耕堂〉诗:“棋惊宿鸟摇深竹,歌遏行云入九天。”

歌遏行云字义分解

读音(gē), 欠部,共14画

㈠ 歌 [ gē ]

①. 唱。如:歌唱。歌咏。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

②. 能唱的文词。如: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 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歌咏言。

读音(è), 辶部,共12画

㈠ 遏 [ è ]

①. 阻止。如:遏止。遏制。遏抑。怒不可遏。

②. 古同“害”:“无~尔躬”。

读音(háng,xíng), 彳部,共6画

㈠ 行 [ háng ]

①. 行列。如: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②.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如:我行二,你行几?

③. 步行的阵列。

④.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如:泪下两行。

⑤. 某些营业所。如:银行。花行。商行。

⑥. 行业。如:同行。各行各业。

⑦.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如:行棉袄。行几针。

㈡ 行 [ xíng ]

①. 走。如: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②. 出外时用的。如:行装。行箧。行李。

③. 流通,传递。如:行销。风行一时。

④. 从事。如:进行。

⑤.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如:行商。行营。

⑥.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如: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⑦. 实际地做。如:行礼。行医。行文。

⑧. 可以。如:不学习不行。

⑨. 能干。如:你真行。

⑩. 将要。如:行将毕业。

⑪.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如:五行(“金”、“木”、“水”、“火”、“土”)。

⑫. 古诗的一种体裁。如:长歌行。

⑬. 汉字字体的一种。如:行书。

⑭. 姓。

㈢ 行 [ hàng ]

读音(yún), 一部,共4画

㈠ 云 [ yún ]

①. 说话,引文。如: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②.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如: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

③.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如:行云流水。云蒸霞蔚。

④. 指中国“云南省”如: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⑤. 通“芸”。众多。

⑥. 通“纭”。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