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ùncǎo

寸草无遗

拼音 cùn cǎo wú yí怎么读

注音 ㄘㄨㄣˋ ㄘㄠˇ ㄨˊ ㄧˊ

近义词寸草不留

寸草无遗的意思

寸草无遗的详细解释

【释义】

犹“寸草不留”。见“寸草不留”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寸草不留”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寸草不留”原指连一点小草都不存留,宋・楼钥〈英老真赞〉中有“大地一变,直教寸草不留”二句,即是指万物被破坏殆尽,一根草也不留下。后来“寸草不留”一语,其“不留”的对象,也广泛地引申到其他人或物,比喻消灭殆尽。

【书证】

  • 01.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我求亲事,他不许我还可,乃敢辄自拔剑将我赶杀,我如今只著他片时间寸草无遗。”

寸草无遗字义分解

读音(cùn), 寸部,共3画

㈠ 寸 [ cùn ]

①.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如:尺寸。

②. 短小。如:寸土。寸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寸心。寸步难行。

③. 姓。

读音(cǎo), 艹部,共9画

㈠ 草 [ cǎo ]

①.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如: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②.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如:草料。柴草。稻草。

③. 粗糙,不细致。如:草率( 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④. 汉字的一种书体。如: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⑤.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如: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

⑥.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如: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⑦.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如:草鸡。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㈠ 无 [ wú ]

①. 没有,与“有”相对;不。如: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㈡ 无 [ mó ]

读音(yí), 辶部,共12画

㈠ 遗 [ yí ]

①. 丢失。如:遗失。遗落。

②. 漏掉。如:遗忘。遗漏。

③.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如:补遗。路不拾遗。

④. 余,留。如: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⑤. 死人留下的。如:遗骨。遗言。遗嘱。

⑥. 不自觉地排泄。如:遗尿。遗精。

⑦.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如:遗传。

⑧. 抛弃。如:遗弃。

㈡ 遗 [ wè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