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yǒuxiáo

良莠淆杂

拼音 liáng yǒu xiáo zá怎么读

注音 ㄌㄧㄤˊ ㄧㄡˇ ㄒㄧㄠˊ ㄗㄚˊ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良莠混杂

良莠淆杂的意思

好坏混在一起淆:混淆

出处《清史稿・萧永藻传》开山发矿,多人群聚,良莠混杂,臣通饬严禁。

用法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良莠淆杂的详细解释

【释义】

犹“良莠不齐”。见“良莠不齐”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良莠不齐”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良”指禾苗,“莠”指一种俗谓“狗尾草”的杂草,这种杂草常会混在禾苗之中生长,由于叶子相似,所以在未吐穗之前难以辨认。《孟子・尽心》︰“恶莠,恐其乱苗也。”意思就是,讨厌莠这种恶草,因为害怕它会冒充禾苗,让好坏难分。后来就以莠来比喻恶人,良比喻善人,两者外表相似,混杂而居,难以区分。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如是我闻四》借狐神之口说:“至我辈之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便说狐群之中,好坏不一,以借指人群之中,也是品行才能,高低参差。“良莠不齐”这句成语可能就是出自此处,后来用来比喻好坏参差,素质不一。

【书证】

  • 01.《清史稿・卷二六七・萧永藻列传》:“开山发矿,多人群聚,良莠淆杂,臣通饬严禁。”

良莠淆杂字义分解

读音(liáng), 艮部,共7画

㈠ 良 [ liáng ]

①. 好。如:良好。善良。良辰美景。消化不良。良莠不齐。

②. 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

③. 很。如:良久。获益良多。用心良苦。

④. 姓。

读音(yǒu), 艹部,共10画

㈠ 莠 [ yǒu ]

①. 一年生草本植物,穗有毛,很像谷子,亦称“狗尾草”。

②. 喻品质坏的,不好的人。如:良莠不齐。

读音(xiáo), 氵部,共11画

㈠ 淆 [ xiáo ]

①. 混乱,错杂。如:淆乱。混淆。淆惑。

读音(zá), 朩部,共6画

㈠ 杂 [ zá ]

①.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如: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②. 混合。如:夹杂。混杂。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