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āochóngxiǎo

雕虫小技

拼音 diāo chóng xiǎo jì怎么读

注音 ㄉㄧㄠ ㄔㄨㄥˊ ㄒㄧㄠˇ ㄐㄧˋ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雕虫篆刻

反义词雄才大略

雕虫小技的意思

我国古代的一种字体;西汉时学童所学的一门功课雕:刻;虫:鸟虫书

出处唐・魏征《隋书・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

用法主语、宾语;指文字技巧。

例子这些玩意儿,尽是些雕虫小技,不过解闷消闲。我讲的是长枪大戟,东荡西驰的本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雕虫小技的详细解释

【释义】

即“雕虫小技”。见“雕虫小技”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雕虫小技”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扬雄是西汉后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谈,以文章名世。扬雄的学术成就,自古以来颇多争议。张衡称赞他“妙极道术”,张子侯甚至尊为“西道孔子”;朱熹则认为他“拙底工夫”,只会模仿。扬雄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在思想上,扬雄模仿《周易》著《太玄》,模仿《论语》著《法言》,虽曰模仿,但其中不乏新见,可说是继承了《周易》、《论语》的传统,而又加以超越。在文字研究上,扬雄著有《方言》一书,是最早的方言研究专书,开启日后方言研究的先河,是研究汉代方言、音韵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扬雄也是一个出色的文学家,早年他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又仿〈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而作〈畔牢愁〉,形式精致华丽,内容则与司马相如一样,均是讽少而劝多。但后来扬雄的文学态度转变,崇尚五经、儒学,鄙薄辞赋。在《法言・吾子》中记载著,有人问扬雄说:“你年轻时很喜欢写辞赋吧?”扬雄回答:“没错,但那不过像是小孩子所学的虫书、刻符之类的小技罢了。”过了一会儿,扬雄又说:“胸怀大志的人是不屑去做那些事的。”原来西汉学童必须学习八体,其中虫书和刻符又是八体之中,最纤巧难写的两种字体,写的人费尽心思,却缺少实用价值。所以扬雄用“雕虫篆刻”比喻讲究词藻丽句的辞赋,创作者虽然费心,却不实用,难成大道,只是雕虫小技而已。后来“雕虫小技”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或用来比喻文学,如《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雕”通“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或自谦文学卑微,或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书证】

  • 01.《北史・卷三三・李灵列传》:“文宣以魏《麟趾格》未精,诏浑与邢邵、崔 、魏收、王昕、李伯伦等修撰。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 02.《隋书・卷四二・李德林列传》:“至如经国大体,是贾生、晁错之俦;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今虽唐、虞君世,俊乂盈朝,然修大厦者,岂厌夫良材之积也。”

雕虫小技的翻译

  1. insignificant skill
  2. 取るに足らない小細工(こざいく)(多くは文句をいじる技巧をさす)
  3. пустякóвое искусство

雕虫小技字义分解

读音(diāo), 隹部,共16画

㈠ 雕 [ diāo ]

①.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如:雕悍。一箭双雕。

②.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如:木雕。浮雕。玉雕。雕版。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雕镌。雕塑。雕虫小技。

③. 有彩绘装饰的。如:雕弓。雕鞍。雕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

④. 同“凋”。

读音(chóng,huǐ), 虫部,共6画

㈠ 虫 [ chóng ]

①. 节肢动物的一类。如: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②. 动物的通称。如: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

㈡ 虫 [ huǐ ]

读音(xiǎo), 小部,共3画

㈠ 小 [ xiǎo ]

①.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如: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②.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如: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

③. 时间短。如:小坐。小住。

④. 年幼小,排行最末。如:小孩。

⑤. 谦辞。如:小弟。小可。小人(①谦称自己,指地位低;②指人格卑鄙的人;③指子女;④小孩儿)。

⑥. 妾。如:小房。

读音(jì), 扌部,共7画

㈠ 技 [ jì ]

①. 才能,手艺。如:技术。技巧。技艺。技能。技法。黔驴技穷。雕虫小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