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ōng zhōng lín jiǎ怎么读
注音: ㄒㄩㄥ ㄓㄨㄥ ㄌㄧㄣˊ ㄐㄧㄚˇ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胸有鳞甲
比喻存心险恶复制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用法: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①.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借指心里。如:胸脯。胸膛。胸腔。胸口。胸骨。胸椎。胸膜。胸怀(抱负、气量)。胸襟(同“胸怀”)。胸无点墨(指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直抒胸臆。胸中有数( shù )。
①.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如:中心。当( dàng )中。中原。中华。
②.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如:暗中。房中。中饱。
③.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如: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④.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在研究中。
⑤. 特指“中国”如:中式。中文。
⑥. 适于,合于。如:中看。
①. 恰好合上。如: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②. 受到,遭受。如:中毒。中计。
③. 科举考试被录取。如:中举。中状元。
①.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如:鱼鳞。鳞片。
②. 鳞状的。如:鳞爪( zhǎo )。鳞波。鳞茎。鳞屑。鳞集(群集)。遍体鳞伤。鳞次栉比。
③.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如:鳞鸿(指“鱼雁”,即书信)。
①.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如: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
②.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如:甲等。
③.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如: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
④.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如:盔甲。甲兵。甲士。
⑤.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如:甲板。装甲车。
⑥.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如:龟甲。
⑦.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如:指甲。
⑧.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如:保甲。甲长。
⑨. 植物果实的外壳。如:甲坼(外表裂开)。
⑩. 同“胛”,肩胛。
胸中鳞甲,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iōng zhōng lín jiǎ朗读),ABCD式组合,紧缩式结构意思是:比喻存心险恶。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陈震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