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òushēng

髀肉复生

拼音 bì ròu fù shēng怎么读

注音 ㄅㄧˋ ㄖㄡˋ ㄈㄨˋ ㄕㄥ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髀里肉生

髀肉复生的意思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髀:大腿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用法谓语;形容虚度时光。

例子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泪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谜语1. 长赘肉 (谜底:髀肉复生) —— 髀肉复生

髀肉复生的详细解释

【释义】

汉末时代,刘备寄住荆州多年,因见自己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已经长了出来,于是发言感叹。语本《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用以比喻或自叹久处安逸,壮志未酬,虚度光阴。《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泪。”《野叟曝言・第二十回》:“连日缠绵床席,几令我有髀肉复生之叹!今日且挝一回羯鼓,以博贤妹们一笑。”或称为“髀肉之叹”。

髀肉复生的翻译

  1. having put on flesh again on the thigh(a sign of regret at his inactivity)

髀肉复生字义分解

读音(bì), 骨部,共17画

㈠ 髀 [ bì ]

①. 大腿,亦指大腿骨。如:髀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读音(ròu), ⺼部,共6画

㈠ 肉 [ ròu ]

①.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如: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②.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如:桂圆肉。冬瓜肉厚。

③. 果实不脆,不酥。如:肉瓤西瓜。

④. 行动迟缓,性子慢。如:做事真肉。

⑤.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⑥.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读音(fù), 夂部,共9画

㈠ 复 [ fù ]

①. 回去,返。如:反复。往复。

②. 回答,回报。如:复命。复信。复仇。

③. 还原,使如前。如:复旧。复婚。复职。光复。复辟。

④. 副词,又,再。如:死灰复燃。一去不复返。

⑤. 重复,重叠。如:复习。复诊。复审。复现。复议。

⑥.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如:重( chóng )复。繁复。复杂。复姓。

读音(shēng), 生部,共5画

㈠ 生 [ shēng ]

①.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如:诞生。滋生。生长。

②. 造出。如:生产。

③. 活的,有活力的。如: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④.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如:众生。丧生。卫生。

⑤. 生活,维持生活的。如:生计。生意。

⑥. 整个生活阶段。如:一生。平生。今生。

⑦. 发出,起动。如: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⑧. 使燃料燃烧起来。如:生火。

⑨. 植物果实不成熟。如:生瓜。

⑩.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如:生饭。生水。

⑪.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如: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⑫. 不熟练的。如:生手。

⑬. 未经炼制的。~铁。

⑭. 硬。如: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⑮. 甚,深。如:生怕。生疼。

⑯. 正在学习的人。如:学生。门生。

⑰.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如:儒生。医生。

⑱.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如:小生。老生。武生。

⑲. 词尾。如:好生休养。

⑳.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