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gāoshí

知高识低

拼音 zhī gāo shí dī怎么读

注音 ㄓ ㄍㄠ ㄕˊ ㄉㄧ

感情中性成语

反义词不知天高地厚

知高识低的意思

知道高低大小指懂道理,识大体,说话、做事有分寸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

用法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例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你小小年纪,倒知高识低,晓得事务,先念皇恩,又不敢夸张,真可谓淑女矣!”

知高识低的详细解释

【释义】

应对进退,懂得人情世故。《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隋唐演义・第三十回》:“你小小年纪,倒知高识低,晓得事务。”

知高识低字义分解

读音(zhī,zhì), 矢部,共8画

㈠ 知 [ zhī ]

①. 晓得,明了。如: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②. 使知道。如:通知。知照。

③. 学识,学问。如:知识,求知。无知。

④. 主管。如: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⑤. 彼此了解。如:相知。知音。知近。

⑥.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如:故知(老朋友)。

㈡ 知 [ zhì ]

①. 同“智”,智慧。

读音(gāo), 高部,共10画

㈠ 高 [ gāo ]

①.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如: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②. 高度。如:他身高一米八。

③. 等级在上的。如:高级。高考。

④.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如: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

⑤. 声音响亮。如:引吭高歌。

⑥.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

⑦. 热烈、盛大。如:高昂。兴高采烈。

⑧. 显贵,道德水平高。如: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

⑨.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如:高祖。

⑩.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如:高锰酸钾。

⑪. 姓。

读音(shí,zhì), 讠部,共7画

㈠ 识 [ shí ]

①. 知道,认得,能辨别。如:识辨。识破。识相( xiàng )。识途老马。

②. 所知道的道理。如:知识。常识。

③. 辨别是非的能力。如:见识。远见卓识。

㈡ 识 [ zhì ]

①. 记住。如:博闻强识。

②. 标志,记号。

读音(dī), 亻部,共7画

㈠ 低 [ dī ]

①. 地势或位置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与“高”相对。如:低空。低地。低谷。低潮。低沉(a.云层厚而低;b.声音低;c.情绪低落)。

②. 矮短。如:身材低矮。

③. 细小,沉重。如:低微(a.声音细小;b.身份或地位低)。低吟。

④. 程度差。如:低级。低能。眼高手低。

⑤. 卑贱。如:低贱。低首下心。

⑥. 等级在下的。如:低俗。低档商品。

⑦. 价钱少。如:低价出售。

⑧. 俯,头向下垂。如:低头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