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piāodàng

东飘西荡

拼音 dōng piāo xī dàng怎么读

注音 ㄉㄨㄥ ㄆㄧㄠ ㄒㄧ ㄉㄤˋ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东飘西泊

东飘西荡的意思

指不固定,没有着落

出处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用法谓语、定语;指不稳定。

例子两个人连忙用力把船稳住,但是船依旧东飘西荡。巴金《家》

东飘西荡的详细解释

【释义】

四处飘泊不定。比喻生活不安定。《孤本元明杂剧・苏九淫奔・第一折》:“小子姓唐名国相……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隋唐演义・第五十一回》:“今日弄得东飘西荡,子不认母,节不成节,乐不成乐,自贻伊戚如此。”亦作“东扬西荡”。

东飘西荡字义分解

读音(dōng), 一部,共5画

㈠ 东 [ dōng ]

①.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如: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

②.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如: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

③. 请客出钱的人。如:作东。

④. 姓。

读音(piāo), 风部,共15画

㈠ 飘 [ piāo ]

①. 随风飞动。如:飘扬。飘摆。飘散( sàn )。飘洒。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飘溢(飘荡洋溢)。飘拂。飘忽(a.风云等轻快地移动;b.摇摆,浮动)。飘荡。飘泊(同“漂泊”)。飘渺(同“漂渺”)。飘摇。飘零(a.飘荡;b.漂泊,流落无依)。飘飘然。

西

读音(xī), 西部,共6画

㈠ 西 [ xī ]

①.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如: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②.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如: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③. 姓。

读音(dàng), 艹部,共9画

㈠ 荡 [ dàng ]

①. 清除,弄光。如:荡平。扫荡。荡除。倾家荡产。

②. 洗涤。如:洗荡。涤荡。荡口(漱口)。

③. 摇动。如:摇荡。荡漾。荡桨。

④.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如:荡逸。放荡。浪荡。荡子。荡妇。狂荡。荡检逾闲。

⑤. 四处走动。如:游荡。逛荡。

⑥. 广大平坦的样子。如:浩荡。

⑦. 浅水湖。如:芦花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