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ǎn zhú xī chuāng怎么读
注音: ㄐㄧㄢˇ ㄓㄨˊ ㄒㄧ ㄔㄨㄤ
翦烛,剪去蜡烛燃烧过的烛心全句是说在西窗下挑灯夜谈复制
出处: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 同“剪”。
②. 姓。
①. 用线绳或苇子做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的东西(古代亦称“火炬”)如:蜡烛。花烛。烛光。烛泪。烛台。风烛残年。
②. 洞悉。如:洞烛其奸。
③. 灯泡瓦特数的俗称。如:十五烛的灯泡。
①.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如: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②.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如:西学。西画。西餐。西医。
③. 姓。
①. 房屋通风透气的装置。如:窗子。窗户。窗口。窗友(即同学)。窗花。窗台。窗纱。窗帘。窗幔。窗明几净。
翦烛西窗意思是:翦烛,剪去蜡烛燃烧过的烛心全句是说在西窗下挑灯夜谈。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