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nzhūshuǐbīn

问诸水滨

拼音 wèn zhū shuǐ bīn怎么读

注音 ㄨㄣˋ ㄓㄨ ㄕㄨㄟˇ ㄅㄧㄣ

感情贬义成语

问诸水滨的意思

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滨:水边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用法谓语;含贬义。

例子若夫昭王不返,惟胶舟之故,君其问诸水滨,寡君不敢任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三回)

问诸水滨的详细解释

【释义】

春秋时,齐国以未进贡周室和周昭王南征溺死于汉水的罪名攻打楚国,楚国使者认为贡物未送是楚君的罪过,但昭王溺死于汉水之时,楚国势力尚未达汉水,应去问汉水边的人。典出左传・僖公四年。后以问诸水滨比喻两不相干。

问诸水滨字义分解

读音(wèn), 门部,共6画

㈠ 问 [ wèn ]

①.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如: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②. 为表关切而询问。如:慰问。问候。问长问短。

③. 审讯,追究。如: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④. 管,干预。如:概不过问。

⑤.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如:我问他借几本书。

⑥. 姓。

读音(zhū), 讠部,共10画

㈠ 诸 [ zhū ]

①. 众,许多。如:诸位。诸君。诸侯。

②.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如:投诸渤海之尾。

③. 犹“之”:“能事~乎?”。

④.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⑤.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⑥. 姓。

读音(shuǐ), 水部,共4画

㈠ 水 [ shuǐ ]

①.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如: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②. 河流。如:汉水。湘水。

③.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④. 液汁。如:水笔。墨水。

⑤.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如:贴水。外水。肥水。

⑥. 指洗的次数。如: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⑦. 姓。

读音(bīn), 氵部,共13画

㈠ 滨 [ bīn ]

①. 水边;近水的地方。如:海滨。湖滨。

②. 靠近(水边)如:滨海。滨湖。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