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ǎn yǔ yí zhǐ怎么读
注音: ㄧㄢˇ ㄩˇ ㄧˊ ㄓˇ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目指颐使
用眼色或下巴的动向示意颐指:以下巴的动向示意复制
出处:明・刘若愚《酌中志・正监蒙难纪略》监不开口明说,止于膝上或案下用右手食指作画字写字形,或眼语颐指,非久侍者不能通其意。
用法: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①.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如:眼睛。眼底。眼力。眼色。眼神。眼帘。眼目。眼疾手快。
②.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如:眼光远大。眼界开阔。
③. 孔洞,窟窿。如:炮眼。针眼儿。泉眼。
④. 关节,要点。如:节骨眼儿。字眼儿。
⑤. 戏曲中的节拍。如:一板三眼。
⑥. 当前。如:眼前利益。眼下。
⑦. 量词。如:一眼井。
⑧.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①. 话。如: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②. 指“谚语”或“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③. 代替语言的动作。如:手语。旗语。
④. 说。如:细语。低语。
①. 告诉。如:不以语人。
①. 面颊,腮。如:支颐。解( jiě )颐。颐指气使。
②. 休养,保养。如:颐神。颐养。
③. 文言助词,无义:“夥~!涉之为王沈沈者”。
①.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如: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②.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如:下了三指雨。
③.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如: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④. 点明,告知。如: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⑤. 直立,竖起。如:令人发( fà )指(形容极为愤怒)。
⑥. 意向针对。如:指标。指定。
⑦. 古同“旨”,意义,目的。
眼语颐指,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ǎn yǔ yí zhǐ朗读),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意思是:用眼色或下巴的动向示意。出自明・刘若愚《酌中志・正监蒙难纪略》。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