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ū

马迹蛛丝

拼音 mǎ jì zhū sī怎么读

注音 ㄇㄚˇ ㄐㄧˋ ㄓㄨ ㄙ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蛛丝马迹

反义词千丝万缕

马迹蛛丝的意思

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

出处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五回明中之暗,正中之侧,侧中之正,草蛇灰线,马迹蛛丝。

用法宾语;指线索。

例子我们要细心去寻找其中的马迹蛛丝

马迹蛛丝的详细解释

【释义】

即“蛛丝马迹”。见“蛛丝马迹”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蛛丝马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蛛丝,指蛛网的细丝;马迹,指马踏过的足迹。蛛丝微细,马迹模糊,然多依稀可辨,两者合用指隐约可寻的线索。《龙经》是一部讲述风水地理的书籍,以龙喻地上山脉,配以九星,来定吉凶。该书〈上经撼龙经・武曲星〉中,有“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破军星〉中也有“引到平处如蛛丝,欲断不断马迹过,东西隐显梭中丝”的文句,都是用蛛丝、马迹来比喻地脉隐隐可寻。例如在形容贪狼破军的地形时,说整个看来像是层层叠进之天梯,最高处有岩穴突出,样子就像只正在啼叫的公鸡。从山顶有一条脉带向下延伸,来到平地虽然不明显,正有如蛛丝的样子,欲断不断,有马迹可寻;横贯东西,也像藏于梭中的丝。后来,“蛛丝马迹”就用以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

【书证】

  • 01.唐・杨筠松《龙经・上经撼龙经・武曲星》:“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源)
  • 02.《花月痕》第五回总评:“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

马迹蛛丝字义分解

读音(mǎ), 马部,共3画

㈠ 马 [ mǎ ]

①.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如: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②. 大。如:马蜂。马勺。

③. 姓。

读音(jì), 辶部,共9画

㈠ 迹 [ jì ]

①. 脚印。如: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②.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如:印迹。

③.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如:古迹。实迹。

④.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⑤.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读音(zhū), 虫部,共12画

㈠ 蛛 [ zhū ]

①. 指“蜘蛛”如:蛛网。蛛丝马迹。

读音(sī), 一部,共5画

㈠ 丝 [ sī ]

①.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如:蚕丝。丝绸。缂( kè )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②. 像丝的东西。如: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③.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④.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如: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

⑤.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如:情丝。愁丝。

⑥. 指弦乐器。如: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