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únzōng

寻踪觅迹

拼音 xún zōng mì jì怎么读

注音 ㄒㄩㄣˊ ㄗㄨㄥ ㄇㄧˋ ㄐㄧˋ

感情中性成语

寻踪觅迹的意思

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

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着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

用法谓语、宾语;指寻找踪迹。

例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7回:“一连走了几日,各处寻踪觅迹,再朝前面望去,那些山冈仍是一望无际。”

寻踪觅迹的详细解释

【释义】

到处打听别人的下落。《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小生张伯腾,恰才遇著的那个女子,人物非凡,因此寻踪觅迹,前来寻他,却不知何处去了。”《群音类选・官腔类・卷十一・升仙记・湘子见叔》:“你这几年在那里游,教娘倚门终日望无休,寻踪觅迹音书杳,无处问因由。”

寻踪觅迹字义分解

读音(xún), 寸部,共6画

㈠ 寻 [ xún ]

①. 找,搜求。如:寻找。寻觅。寻机。寻问。寻访。寻衅。追寻。寻章摘句。

②.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如: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都是平常的长度,后泛指平常、素常)。

读音(zōng), 足部,共15画

㈠ 踪 [ zōng ]

①. 人或动物走过留下的脚印。如:踪影。踪迹。追踪。失踪。跟踪。无影无踪。

读音(mì), 见部,共8画

㈠ 觅 [ mì ]

①. 找,寻求。如:觅食。觅取。寻觅。搜觅。

②. 数量单位,中国唐代南诏以十六枚贝为一觅。

读音(jì), 辶部,共9画

㈠ 迹 [ jì ]

①. 脚印。如: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②.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如:印迹。

③.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如:古迹。实迹。

④.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且至臣家”。

⑤. 据实迹考知:“~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