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zhāng

都鄙有章

拼音 dū bǐ yǒu zhāng怎么读

注音 ㄉㄨ ㄅㄧˇ ㄧㄡˇ ㄓㄤ

感情中性成语

都鄙有章的意思

指国都与小城都有章法都:都城;鄙:小邑;章:章程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用法宾语、定语;用于管理。

例子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7回:“公孙桥既执郑政,乃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都鄙有章的详细解释

【释义】

国都与边鄙的车服尊卑各有规定。《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七回》:“公孙侨既执郑政,乃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尚忠俭,抑泰侈。”

都鄙有章的翻译

  1. There are different customs and habits between the capital and the remote parts of the country.

都鄙有章字义分解

读音(dū,dōu), 阝部,共10画

㈠ 都 [ dū ]

①. 大都市。如:都市。都会。通都大邑。

②.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京城。如:首都。国都。京都。建都。

③. 美好:“雍容闲雅,甚~”。~丽。~雅。

④. 总。如:都为一集。

⑤. 居:“~卿相之位”。

⑥. 古代称头目、首领。

⑦. 姓。

㈡ 都 [ dōu ]

①. 全,完全。如:都要。功课学得都不错。

②. 表示语气的加重。如:一动都不动。

读音(bǐ), 阝部,共13画

㈠ 鄙 [ bǐ ]

①.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如: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②.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如:边鄙。

③. 粗俗。如: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④. 轻蔑,看不起。如:鄙视。鄙夷。鄙弃。鄙薄。

⑤. 品质低劣。如:卑鄙。

⑥. 谦辞,用于自称。如:鄙人。鄙老。鄙见。

⑦. 吝啬。如: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㈠ 有 [ yǒu ]

①. 存在。如: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②. 表示所属。如:他有一本书。

③. 表示发生、出现。如:有病。情况有变化。

④. 表示估量或比较。如:水有一丈多深。

⑤. 表示大、多。如:有学问。

⑥.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如:有劳。有请。

⑦. 无定指,与“某”相近。如:有一天。

⑧.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如:有夏。有宋一代。

㈡ 有 [ yòu ]

①.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zhāng), 音部,共11画

㈠ 章 [ zhāng ]

①. 歌曲诗文的段落。如: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②. 条目,规程。如: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③. 修理。如:杂乱无章。

④. 花纹,文采。如:黑质而白章。

⑤. 戳记。如:图章。盖章。

⑥. 佩带的身上的标志。如: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⑦. 奏本。如:奏章。本章。

⑧. 同“彰”,彰明。

⑨.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