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án xíng xiāng fú怎么读
注音: ㄧㄢˊ ㄒㄧㄥˊ ㄒㄧㄤ ㄈㄨˊ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言行一致言行相副
反义词:言行不一
说的和做的相符合复制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言行相符,始终如一。
用法: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例子:臣时见其所行,信谓言行相符,忠清内发。《魏书·李彪传》
①. 讲,说。如: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 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②. 说的话。如: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③. 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④. 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⑤. 姓。
①. 行列。如:字里行间。罗列成行。
②.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如:我行二,你行几?
③. 步行的阵列。
④.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如:泪下两行。
⑤. 某些营业所。如:银行。花行。商行。
⑥. 行业。如:同行。各行各业。
⑦.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如:行棉袄。行几针。
①. 走。如: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②. 出外时用的。如:行装。行箧。行李。
③. 流通,传递。如:行销。风行一时。
④. 从事。如:进行。
⑤.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如:行商。行营。
⑥.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如: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⑦. 实际地做。如:行礼。行医。行文。
⑧. 可以。如:不学习不行。
⑨. 能干。如:你真行。
⑩. 将要。如:行将毕业。
⑪.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如:五行(“金”、“木”、“水”、“火”、“土”)。
⑫. 古诗的一种体裁。如:长歌行。
⑬. 汉字字体的一种。如:行书。
⑭. 姓。
①.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如: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 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 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②.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如:相信。相烦。相问。
③. 亲自看(是否中意)如:相亲。相中( zhòng )。
④. 姓。
①. 容貌,样子。如: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②. 物体的外观。如:月相。金相。
③. 察看,判断。如: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④.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如:辅相。宰相。首相。
⑤.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⑥.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⑦.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如: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⑧.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⑨. 姓。
①.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如:虎符。符信。符节。
②.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如:符号。音符。
③. 相合。如:符合。言行相符。
④.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如:符咒。护身符。
⑤.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如:符瑞。符应( 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
⑥. 姓。
言行相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án xíng xiāng fú朗读),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意思是:说的和做的相符合。出自南朝・梁・简文帝《与刘孝仪令》。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