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glóng

伏虎降龙

拼音 fú hǔ xiáng lóng怎么读

注音 ㄈㄨˊ ㄏㄨˇ ㄒㄧㄤˊ ㄌㄨㄥˊ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降龙伏虎

伏虎降龙的意思

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

用法宾语、定语;指人本事大。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凭你什么三头六臂,伏虎降龙的手段,若遇了俺时,须叫他走了进来,爬了出去。”

伏虎降龙的详细解释

【释义】

喻有极大的本领,能战胜重大困难或恶势力。《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封神演义・第八十二回》:“伏虎降龙为第一,擒妖缚怪任纵横。”亦作“降龙伏虎”。

伏虎降龙的翻译

  1. tame the tiger and subdue the dragon

伏虎降龙字义分解

读音(fú), 亻部,共6画

㈠ 伏 [ fú ]

①. 趴,脸向下,体前屈。如:伏卧。伏案读书。

②. 低下去。如:此起彼伏。

③.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如: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④. 使屈服。如:降伏。降龙伏虎。

⑤. 隐藏。如:伏兵。埋伏。

⑥.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如: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⑦. 姓。

读音(hǔ), 虍部,共8画

㈠ 虎 [ hǔ ]

①.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如: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②. 勇猛、威武。如: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③. 古同“唬”,威吓。

④. 古同“琥”,琥珀。

㈡ 虎 [ hù ]

读音(jiàng,xiáng), 阝部,共8画

㈠ 降 [ jiàng ]

①. 下落,落下。如:下降。降旨。降临。降旗。空降。

②. 减低,贬抑。如:降低。降价。降职。降解( jiě )。降心相从(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

③. 姓。

㈡ 降 [ xiáng ]

①. 投降,归顺。如:宁死不降。

②. 降服,使驯服。~龙伏虎。

读音(lóng), 龙部,共5画

㈠ 龙 [ lóng ]

①.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如: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②.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如:恐龙。

③.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如:龙颜。龙体。龙袍。

④.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