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uǒ liáng cè mǎ怎么读
注音: ㄍㄨㄛˇ ㄌㄧㄤˊ ㄘㄜˋ ㄇㄚˇ
感情中性成语
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复制
用法:定语、状语;用于参军场面
例子:现在人民服兵役不需像古人裹粮策马一样了。
①. 包;缠绕。如:裹脚。把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②. 夹带;夹杂。如:不该把次货裹进去卖。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
③. 方言,吸(奶)如: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
①. 可吃的谷类、豆类等。如: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②. 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如:公粮。钱粮。
①.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②. 鞭打。如:策马。鞭策。
③. 激励,促进。如:策动。策勉。
④.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如:简策。
⑤.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如:策命。策免。策封。
⑥.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如:策论。策问。
⑦. 杖。如:策杖。
⑧.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⑨. 计谋,主意,办法。如: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⑩.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⑪. 姓。
①.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如: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②. 大。如:马蜂。马勺。
③. 姓。
裹粮策马,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uǒ liáng cè mǎ朗读),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意思是: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一般作定语、状语;用于参军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