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í hóu qí tǔ niú怎么读
注音: ㄇㄧˊ ㄏㄡˊ ㄑㄧˊ ㄊㄨˇ ㄋㄧㄡˊ
感情中性成语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复制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用法:宾语、定语;指升级慢。
例子: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
①. 〔~猴〕哺乳动物,猴的一种,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澄黄色,面部微红色,尾短,四肢都像人。以野果、野菜等为食物。古亦称“母猴”、“沐猴”。
②. (獼)
①.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如:猴子。猿猴。猴戏。猴头。猴拳。猴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
②. 喻机灵的人。如:猴儿精。
③.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
①.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如:骑马。骑射。骑兵。骑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②. 兼跨两边。如:骑缝盖章。
③.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旧读jì)如:坐骑。
④.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如:轻骑。铁骑。车骑。
⑤.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ì)如:千骑。千乘万骑。
①.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如:土壤。黄土。
②. 疆域。如:国土。领土。
③. 本地的,地方性的。如:故土。
④.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如: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⑤. 不合潮流。如:土气。
⑥. 未熬制的鸦片。如:烟土。
⑦.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⑧.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如:土族。
⑨. 姓。
①.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如: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②. 星名,二十八宿之。如: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③. 喻固执或骄傲。如:牛气。
④. 姓。
猕猴骑土牛,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í hóu qí tǔ niú朗读),主谓式结构意思是:比喻职位提升很慢。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一般作宾语、定语;指升级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