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yuèzhīròuwèi

三月不知肉味

拼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怎么读

注音 ㄙㄢ ㄩㄝˋ ㄅㄨˋ ㄓ ㄖㄡˋ ㄨㄟˋ

感情中性成语

三月不知肉味的意思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用法宾语、定语、分句;用于生活或比喻句等。

例子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九章:“‘三月不知肉味’的陈霖,甚至边说边掉下泪来。”

三月不知肉味的详细解释

【释义】

孔子在齐国听得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味道。典出论语・述而。比喻专心一意,全神贯注。《老残游记・第二回》:“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澈些!”

三月不知肉味的翻译

  1. eat meat but have not any taste for it in three months

三月不知肉味字义分解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㈠ 三 [ sān ]

①.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如: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②. 表示多次或多数。如: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读音(yuè), 月部,共4画

㈠ 月 [ yuè ]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如: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如: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如: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如:月子。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zhī,zhì), 矢部,共8画

㈠ 知 [ zhī ]

①. 晓得,明了。如: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②. 使知道。如:通知。知照。

③. 学识,学问。如:知识,求知。无知。

④. 主管。如: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⑤. 彼此了解。如:相知。知音。知近。

⑥.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如:故知(老朋友)。

㈡ 知 [ zhì ]

①. 同“智”,智慧。

读音(ròu), ⺼部,共6画

㈠ 肉 [ ròu ]

①.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如: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②.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如:桂圆肉。冬瓜肉厚。

③. 果实不脆,不酥。如:肉瓤西瓜。

④. 行动迟缓,性子慢。如:做事真肉。

⑤.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⑥.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读音(wèi), 口部,共8画

㈠ 味 [ wèi ]

①. 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如: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②.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如:气味。香味儿。

③. 情趣。如: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④. 体会,研究。如:体味。耐人寻味。

⑤.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如:五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