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zhīqiáng

粪土之墙不可杇

拼音 fèn tú zhī qiáng bù kě wū怎么读

注音 ㄈㄣˋ ㄊㄨˊ ㄓ ㄑㄧㄤˊ ㄅㄨˋ ㄎㄜˇ ㄨ

感情贬义成语

粪土之墙不可杇的意思

用秽土筑成的墙壁难以粉刷好粪土:秽土;杇:指粉刷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例子元·王氏《寄情人》:斗筲之器成何用,~。

粪土之墙不可杇的详细解释

【释义】

用秽土筑成的墙难以粉刷好。比喻劣质之物,难以造就。《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元・王氏・粉蝶儿・江景萧疏套・耍孩儿曲》:“斗筲之器成何用?粪土之墙不可杇。”

粪土之墙不可杇字义分解

读音(fèn), 米部,共12画

㈠ 粪 [ fèn ]

①. 屎。如:粪便。粪坑。粪土。

②. 施肥。如:粪地。粪田。

③. 扫除。如:粪除。

读音(tǔ), 土部,共3画

㈠ 土 [ tǔ ]

①.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如:土壤。黄土。

②. 疆域。如:国土。领土。

③. 本地的,地方性的。如:故土。

④.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如: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⑤. 不合潮流。如:土气。

⑥. 未熬制的鸦片。如:烟土。

⑦.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⑧.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如:土族。

⑨. 姓。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㈠ 之 [ zhī ]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⑦.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qiáng), 土部,共14画

㈠ 墙 [ qiáng ]

①. 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如:砖墙。土墙。院墙。城墙。墙垣。墙头。墙头草。铜墙铁壁。

②. 门屏。如:萧墙(喻内部,如“祸起墙墙”)。

③. 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kě,kè), 口部,共5画

㈠ 可 [ kě ]

①. 允许。如:许可。认可。宁可。

②. 能够。如: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③. 值得,认为。如: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④. 适合。如:可身。可口。可体。

⑤. 尽,满。如:可劲儿干。

⑥. 大约。如: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⑦.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⑧. 表示强调。如:他可好了。

⑨.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如: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⑩.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如:这件事他可同意?

⑪. 姓。

㈡ 可 [ kè ]

①. 〔~汗( hán )〕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读音(wū), 木部,共7画

㈠ 杇 [ wū ]

①. 泥鏝,俗稱瓦刀,泥工塗牆壁的工具。後作“圬”、“釫”。《爾雅•釋宫》:“鏝謂之杇。”

②. 塗飾;粉刷。《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