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怎么读
注音: ㄧ ㄈㄚ ㄦˊ ㄅㄨˋ ㄎㄜˇ ㄕㄡ ㄕˊ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一发而不可收
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复制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爷醉后之言,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气,又是醋,并在一处,一发而不可收拾。
用法: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如: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如: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如: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如: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如: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如: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如: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如:一胜一负。
⑩. 初次。如: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①. 交付,送出。如: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②. 放,射。如: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③. 表达,阐述。如: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④. 散开,分散。如:发散。
⑤. 开展,张大,扩大。如:发展。发扬。
⑥. 打开,揭露。如:发现。发掘。
⑦. 产生,出现。如:发生。发愤。奋发。
⑧.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如:发面。
⑨. 显现,显出。如:发病。发抖。发憷。
⑩. 开始动作。如:发动。
⑪. 引起,开启。如:启发。发人深省。
⑫. 公布,宣布。如:发布。发号施令。
⑬.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①.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如: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①.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③. 表(从……到……)如:从上而下。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①.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①. 允许。如:许可。认可。宁可。
②. 能够。如: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③. 值得,认为。如: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④. 适合。如:可身。可口。可体。
⑤. 尽,满。如:可劲儿干。
⑥. 大约。如: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⑦.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⑧. 表示强调。如:他可好了。
⑨.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如: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⑩.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如:这件事他可同意?
⑪. 姓。
①. 〔~汗( hán )〕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①. 接到,接受。如:收发。收信。收支。收讫。收益。
②. 藏或放置妥当。如:这是重要东西,要收好了。
③.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如:收割。收成。麦收。
④. 招回。如:收兵。收港。
⑤. 聚,合拢。如:收容。收理。收集。
⑥. 结束。如:收尾。收煞。收盘。
⑦. 逮捕,拘押。如:收捕。收监。收押。收审。
⑧. 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如:收束。收心。收伏(亦作“收服”)。
①. 捡,从地上拿起。如: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②. 收,敛,整理。如:收拾。拾掇。
③. “十”的大写。
④.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①. 古同“涉”,历,经由。如:拾级而上。
一发而不可收拾,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朗读),偏正式结构意思是: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