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shuǐshí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拼音 shí rì yī shuǐ , wǔ rì yī shí怎么读

注音 ㄕˊ ㄖˋ ㄧ ㄕㄨㄟˇ , ㄨˇ ㄖˋ ㄧ ㄕˊ

感情中性成语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意思

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出处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用法定语、宾语、分句;用于绘画。

例子画家一般都讲究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画风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详细解释

【释义】

十天才画一条水,五天才画一块石。语本《唐・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天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形容画家精心构思,不轻易下笔。如:“张大师为了这幅画耗费了三年的光阴,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真可说是旷世之作。”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字义分解

读音(shí), 十部,共2画

㈠ 十 [ shí ]

①.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②. 表示多、久。如:十室九空。

③. 表示达到顶点。如:十足。十成。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㈠ 日 [ rì ]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如:日月星辰。日晷( guǐ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如:日班。

③. 天,一昼夜。如: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如: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如: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如: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㈠ 一 [ yī ]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如: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如: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如: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如: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如: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如: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如: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如:一胜一负。

⑩. 初次。如: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shuǐ), 水部,共4画

㈠ 水 [ shuǐ ]

①.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如: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②. 河流。如:汉水。湘水。

③.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④. 液汁。如:水笔。墨水。

⑤.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如:贴水。外水。肥水。

⑥. 指洗的次数。如: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⑦. 姓。

读音(wǔ), 一部,共4画

㈠ 五 [ wǔ ]

①.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如: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②.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读音(rì), 日部,共4画

㈠ 日 [ rì ]

①.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如:日月星辰。日晷( guǐ )(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②. 白天,与“夜”相对。如:日班。

③. 天,一昼夜。如:多日不见。今日。日程。

④. 某一天。如:纪念日。

⑤.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

⑥. 时候。如:春日。往日。

⑦. 每天,一天一天地。如:日记。日益。

⑧. 特指“日本国”。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㈠ 一 [ yī ]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如: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如: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如: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如: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如: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如: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如: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如:一胜一负。

⑩. 初次。如: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shí,dàn), 石部,共5画

㈠ 石 [ shí ]

①.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如: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②. 指石刻。如:金石。

③.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如: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④.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⑤. 姓。

⑥. 中国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的简称。

⑦. 中文部首。如:石部

⑧. 在秦朝和汉朝时作为质量单位使用(亦可训读为dàn)。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代一斤大约有258.24克,一石大概为31千克。

㈡ 石 [ dàn ]

①.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