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shuǐhuǒdēngzhīrèn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拼音 chū yú shuǐ huǒ , dēng zhī rèn xí怎么读

注音 ㄔㄨ ㄩ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 , ㄉㄥ ㄓ ㄖㄣˋ ㄒㄧˊ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的意思

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登:加上;衽席:床席

出处章炳麟《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国维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则其幸耳。

用法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字义分解

读音(chū), 凵部,共5画

㈠ 出 [ chū ]

①. 从里面到外面。如: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②. 往外拿,支付。如: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③. 离开。如:出发。出轨。出嫁。

④. 产生,生长。如:出产。出品。出人才。

⑤. 发生。如:出事。

⑥. 显露。如:出现。出名。

⑦. 超过。如: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⑧. 来到。如:出席。出勤。

⑨.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如:出处( chù )。语出《孟子》。

⑩. 显得量多。如:这米出饭。

⑪.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如:提出问题。

⑫. 传( chuán )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读音(yú), 一部,共3画

㈠ 于 [ yú ]

①.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

②.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③. 姓。

读音(shuǐ), 水部,共4画

㈠ 水 [ shuǐ ]

①.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如: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②. 河流。如:汉水。湘水。

③. 江河湖海的通称。~库。~利。~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可载舟。跋山涉~。依山傍~。

④. 液汁。如:水笔。墨水。

⑤.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如:贴水。外水。肥水。

⑥. 指洗的次数。如:这衣服洗过两水了。

⑦. 姓。

读音(huǒ), 火部,共4画

㈠ 火 [ huǒ ]

①.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如: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②. 紧急。如:火速。十万火急。

③. 指枪炮弹药等。如:火药。火炮。

④. 发怒,怒气。如:火暴。火性。

⑤.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如:肝火。毒火攻心。

⑥. 形容红色的。如:火红。火腿。

⑦.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⑧. 姓。

读音(dēng), 癶部,共12画

㈠ 登 [ dēng ]

①. 上,升。如:登山。登车。登门。登天。登台。登场( chǎng )。登高。登攀。登临。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②.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如:登踏。踢登。

③. 记载。如:登记。登报。登载。

④. 谷物成熟。如:登岁(丰年)。五谷丰登。

⑤. 立刻。如:登时。“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⑥. 进。如:登崇(进用推崇)。

⑦. 方言,穿。如:登上靴子。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㈠ 之 [ zhī ]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如:久而久之。

⑦. 往,到:“吾欲~南海”。

读音(rèn), 衤部,共9画

㈠ 衽 [ rèn ]

①. 衣襟:“连~成帷”。敛~。

②. 衣袖。

③. 古代睡觉时用的席子。如:衽席。

读音(xí), 巾部,共10画

㈠ 席 [ xí ]

①.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如: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 juǎn )。

②. 座位。如: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③. 酒筵,成桌的饭菜。如:筵席。宴席。酒席。

④.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如:四席。

⑤. 职位。如:主席。西席(塾师)。

⑥. 量词。如:一席酒。

⑦.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