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jiàntàishān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拼音 yī zhǐ bì mù , bù jiàn tài shān怎么读

注音 ㄧ ㄓˇ ㄅㄧˋ ㄇㄨˋ , ㄅㄨˋ ㄐㄧㄢˋ ㄊㄞˋ ㄕㄢ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的意思

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蔽:遮盖;泰山:山名

出处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用法宾语、定语;指头脑简单。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字义分解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㈠ 一 [ yī ]

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如: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如: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如: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如: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如: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如: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如: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如:一胜一负。

⑩. 初次。如: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读音(zhǐ), 扌部,共9画

㈠ 指 [ zhǐ ]

①.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如: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②.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如:下了三指雨。

③.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如: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④. 点明,告知。如: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⑤. 直立,竖起。如:令人发( fà )指(形容极为愤怒)。

⑥. 意向针对。如:指标。指定。

⑦. 古同“旨”,意义,目的。

读音(bì), 艹部,共14画

㈠ 蔽 [ bì ]

①. 遮,挡。如:蔽野。遮蔽。掩蔽。

②. 隐藏。如:蔽匿。隐蔽。

③. 欺骗,隐瞒。如:蒙蔽。蔽美扬恶。

④. 概括。如:一言以蔽之。

读音(mù), 目部,共5画

㈠ 目 [ mù ]

①. 眼睛。如: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②. 看,视。如: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③.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如:目的( dì )(亦指箭靶的中心)。

④. 大项中再分的小项。如:条目。纲举目张。

⑤. 名称。如:数目。巧立名目。

⑥. 标题。如:目录。

⑦. 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如: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

⑧. 孔眼。如:网目。

⑨. 指为首的人。如:头目。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jiàn,xiàn), 见部,共4画

㈠ 见 [ jiàn ]

①. 看到。如: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②. 接触,遇到。如:怕见风。见习。

③. 看得出,显得出。如:见效。相形见绌。

④.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如:见上。见下。

⑤. 会晤。如:会见。接见。

⑥.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如: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⑦.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如: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㈡ 见 [ xiàn ]

①. 古同“现”,出现,显露。

②. 古同“现”,现存。

读音(tài), 氺部,共10画

㈠ 泰 [ tài ]

①. 平安,安定。如:泰适(幽闲安适)。泰安。泰然处之。

②. 佳,美好。如:泰运。否( pǐ )极泰来。

③. 极。如:泰西(旧指欧洲)。

④. 骄纵,傲慢。如:泰侈(骄纵奢侈)。骄泰。

⑤. 通。如:天地交泰。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㈠ 山 [ shān ]

①.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如: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②. 形状像山的。如: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③. 形容大声。如:山响。山呼万岁。

④.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