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glángchánhuángquèzàihòu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拼音 táng láng bǔ chán , huáng què zài hòu怎么读

注音 ㄊㄤˊ ㄌㄤˊ ㄅㄨˇ ㄔㄢˊ , ㄏㄨㄤˊ ㄑㄩㄝˋ ㄗㄞˋ ㄏㄡˋ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一物降一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用法分句;含贬义。

例子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毛泽东《质问国民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详细解释

【释义】

即“螳螂捕蝉”。见“螳螂捕蝉”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螳螂捕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有一天,庄子在雕陵闲游,看到一只奇特的大鸟飞进别人的栗园里,停在树上。他不知不觉地被大鸟吸引,提起衣服下摆走进园中,想用弹弓射下大鸟。他走过去,往树丛里望,发现有只蝉躲在树荫里,因为太舒适而松懈下来,完全不知道身后有只螳螂,用树叶遮蔽,正扑身向前抓牠。那只螳螂抓到蝉后,得意洋洋的,同样也没警觉到身后有只大鸟,正伸著脖子啄牠。庄子看到这种情形,有所警惕,悟得“利益”与“祸患”相连相倚的道理,于是丢下弹弓,转身便要离开,但被守园人发现而指责了一顿。此事让庄子闷闷不乐了三天,并体悟到唯有随时保有真我,不为外物干扰,才能避于祸害。“螳螂捕蝉”这句成语就是由这件事化出,用来比喻眼光短浅,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背后隐藏的危险。 另外,在汉朝刘向《说苑》中亦载有一事:春秋时代,吴王想发兵攻打楚国,而且不准任何人对此事进谏。有个随侍想劝阻他,却又不敢,于是故意在早上拿著弹弓到庭院里,让露水沾湿他的衣服。如此连续三天,吴王问他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呢?”他便回答:“有只蝉在树上唱歌,不知螳螂在后面要抓牠。同样的,螳螂忙著捕蝉,也不知道身后有只黄雀要吃牠。黄雀则是伸著脖子要啄螳螂,也不知道我在树下准备把牠射下。牠们三个都只顾眼前的利益,完全无暇顾及身后的危险。”吴王听了,警觉到有许多国家正对吴国虎视眈眈,恐怕会利用吴国专力伐楚时乘隙进攻,于是便打消攻楚的念头。由于这个故事,于是有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与单用“螳螂捕蝉”一语同义。

【书证】

  • 0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四・槐西杂志四》:“后数年,闻山东雷击一道士,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又伏天诛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挟弹者,又在其后,此之谓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翻译

  1. covet gains ahead without being aware of danger behind as the mantis stalk the cicade,unaware of the oriole behin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字义分解

读音(táng), 虫部,共17画

㈠ 螳 [ táng ]

①. 〔~螂〕昆虫,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如“~~捕蝉,黄雀在后”。俗称“刀螂”;简称“螳”,如“~臂当车”(喻不自量力)。

读音(láng), 虫部,共14画

㈠ 螂 [ láng ]

①. 〔螳~〕见“螳”。

②. 〔蜣~〕见“蜣”。

③. 〔蟑~〕见“ 蟑”。

④. 〔蚂( mǎ )~〕见“蚂2”。

读音(bǔ), 扌部,共10画

㈠ 捕 [ bǔ ]

①. 捉,逮。如:捕捉。捕获。捕杀。巡捕。缉捕。捕风捉影。

读音(chán), 虫部,共14画

㈠ 蝉 [ chán ]

①.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面有发声器,叫的声音很大。如:蝉联。蝉蜕。蝉韵(蝉鸣)。寒蝉。金蝉脱壳。

②. 古代的一种薄绸,薄如蝉翼。如:蝉纱。

读音(huáng), 黄部,共11画

㈠ 黄 [ huáng ]

①.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如: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②. 特指中国黄河。如:黄灾。治黄。黄泛区。

③.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如: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④.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如:事情黄了。

⑤. 姓。

读音(què,qiāo,qiǎo), 小部,共11画

㈠ 雀 [ què ]

①.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如: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㈡ 雀 [ qiāo ]

①. 〔~子〕即“雀斑”。

㈢ 雀 [ qiǎo ]

①.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如:雀盲眼(即“雀( què )盲”)。家雀。

读音(zài), 土部,共6画

㈠ 在 [ zài ]

①. 存,居。如:存在。健在。青春长在。

②. 存留于某地点。如:在家。在职。在位。

③.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如: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在乎。事在人为。

④. 表示动作的进行。如:他在种地。

⑤.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如:在逃。在望。在握。在理。在朝( cháo )。在野。在世。

⑥.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如:在所不辞。无所不在。

读音(hòu), 厂部,共6画

㈠ 后 [ hòu ]

①. 君主;帝王。如:商之先后(先王)。

②. 帝王的正妻。如:皇后。太后。

③.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

④.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如: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

⑤.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如:日后。后福。后期。

⑥. 指次序,与“前”相对。如:后排。后十名。

⑦. 子孙。如: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

⑧.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