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ǔ shù shàng zháo dāo , sāng shù shàng chū xiě怎么读
注音: ㄌㄧㄡˇ ㄕㄨˋ ㄕㄤˋ ㄓㄠˊ ㄉㄠ , ㄙㄤ ㄕㄨˋ ㄕㄤˋ ㄔㄨ ㄒㄧㄝˇ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李代桃僵
比喻代人受过复制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发出句说话来,教‘张公吃酒李公醉’,‘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用法: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例子:张平《抉择》:“真正是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①.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如:柳条。柳絮。柳暗花明。
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③. 姓。
①. 木本植物的通称。如:树木。树林。树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②. 种植,培育。如:树艺(“艺”,种植)。树荆棘得刺,树桃李得荫。
③. 立,建立。如:树立。树敌。
④. 量词,相当于“株”、“棵”如:一树梅花。
⑤. 姓。
①.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如:楼上。上边。
②.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如:上古。上卷。
③. 等级和质量高的。如: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④. 由低处到高处。如:上山。上车。上升。
⑤. 去,到。如:上街。
⑥. 向前进。如:冲上去。
⑦. 增加。如:上水。
⑧. 安装,连缀。如: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⑨. 涂。如:上药。
⑩.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如:上课。上班。
⑪. 拧紧发条。如:上弦。
⑫. 登载,记。如:上账。
⑬.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如:晚上。桌上。组织上。
⑭.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如: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⑮.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如:上年纪。
⑯.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①. shǎng ㄕㄤˇ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①. 穿(衣)如:穿着。穿红着绿。着装。
②. 接触,挨上。如:着陆。附着。不着边际。
③. 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体上。如:着眼。着笔。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④. 下落,来源。如:着落。
⑤. 派遣。如:着人前来领取。
⑥. 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如:着即施行。
①. 接触,挨上。如:着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②. 感受,受到。如:着凉。着急。着忙。着风。着迷。
③. 使,派,用。如:别着手摸。
④. 燃烧,亦指灯发光。如:着火。灯着了。
⑤. 入睡。如:躺下就着。
⑥. 用在动词后,表示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如:打着了。没见着。
①. 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如:着法。着数。一着儿好棋。
②. 计策,办法。如:高着儿。没着儿了。
③. 放,搁进去。如:着点儿盐。
④. 应答声,表示同意。如:这话着哇!着,你说得真对!
①. 助词,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如:走着。开着会。
②. 助词,表示程度深。如:好着呢!
③. 助词,表示祈使。如:你听着!
④. 助词,用在某些动词后,使变成介词。如:顺着。照着办。
①.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如: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
②.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如:一刀合一百张。
③.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如:刀币。
④. 姓。
①.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如: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
②. 姓。
①. 从里面到外面。如: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②. 往外拿,支付。如: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③. 离开。如:出发。出轨。出嫁。
④. 产生,生长。如:出产。出品。出人才。
⑤. 发生。如:出事。
⑥. 显露。如:出现。出名。
⑦. 超过。如: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⑧. 来到。如:出席。出勤。
⑨.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如:出处( chù )。语出《孟子》。
⑩. 显得量多。如:这米出饭。
⑪.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如:提出问题。
⑫. 传( chuán )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①.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如: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②.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如:血统。血缘。
③. 喻刚强热烈。如:血性。血气方刚。
①. 义同“血”( xuè ),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liǔ shù shàng zháo dāo , sāng shù shàng chū xiě朗读),复句式结构意思是:比喻代人受过。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