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口勑”。亦作“口勅”。
口宣诏敕。
帝王口头的诏令。
亦作“口勅”。
引 《南齐书·垣崇祖传》:“崇祖 去后,上復遣 荀伯玉 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唐•李绰 《尚书故实》:“﹝ 河东公 ﹞镇 并州,上问有何事第言之。奏曰:‘臣有弟 嘉祐 远牧 方州,手足支离,常繫念虑。’上因口勑 张嘉祐 可 忻州 刺史。”
引 《北史·王劭传》:“劭 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撰《隋书》八十卷。多録口敕。”唐•白居易 《缭绫》诗:“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六日》:“楼上时传口勅,特令放罪。”
天子口授诏令。
引 《南齐书·卷二五·垣崇祖传》:「上复遣荀伯玉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唐·白居易〈新乐府·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如 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如 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如 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如 口子。[更多解释]
敕 [ chì ] 1. 帝王的诏书、命令。如 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2. 告诫。如 申敕。戒敕。3. 古同“饬”,整顿。[更多解释]
rén kǒu
chū kǒu
mén kǒu
chuāng kǒu
jìn kǒu
kǒu hào
kǒu qì
găng kǒu
kǒu dài
kǒu mì fù jiàn
hù kǒu
kǒu àn
jiè kǒu
hăi kǒu
quē kǒu
lù kǒu
shāng kǒu
kǒu wěn
xīn fú kǒu fú
shēng kǒu
xiōng kǒu
jiē kǒu
kǒu yīn
guān kǒu
kǒu qiāng
kǒu zhào
kǒu zǐ
wèi kǒu
rù kǒu
kǒu jìng
kǒu wèi
kǒu liáng
hé kǒu
kǒu yǔ
kǒu ruò xuán hé
dù kǒu
qiāng kǒu
kǒu shuǐ
shān kǒu
kāi kǒu
duì kǒu
mù dèng kǒu dāi
zhāng kǒu
xìn kǒu kāi hé
kǒu shù
kǒu tóu
suí kǒu
kǒu shì xīn fēi
kě kǒu
zhāng kǒu jié shé
shùn kǒu
kǔ kǒu
shàng kǒu
shuăng kǒu
shì kǒu
ào kǒu
dăo wèi kǒu
kuài zhì rén kǒu
kǔ kǒu pó xīn
xīn zhí kǒu kuài
口敕的拼音是:kǒu chì点击 图标播放口敕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