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

拼音
yí zhù
注音
ㄧˊ ㄓㄨˋ

仪注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仪注yí zhù

  1. 指测天的法式

  2. 制度仪节

引证解释

  1. 指测天的法式

    后汉书·律历志中》:“衡 兴 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

  2. 制度仪节

    南朝•梁 沉约 《议乘舆升殿疏》:“正会仪注,御出乘舆至 太极殿 前,纳舄升阶。”
    《南史·陈鄱阳王伯山传》:“武帝 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闕。”
    宋•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张耆 ﹞第八子 得一 知 贝州,王则 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伏诛。”
    明•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七:“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茅盾锻炼》九:“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定下来的仪注,如果不把两张八仙桌起来再盖上一块白布,那会议不够正式。”

国语辞典

仪注yí zhù

  1. 天文法则

    《续汉书志·第二·律历志中》:「衡、兴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

  2. 礼节

    《南史·卷六五·陈文帝诸子传·鄱阳王伯山传》:「武帝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阙。」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3. 称婚、丧、会见等事的礼单。也作「仪适」。

网络解释

仪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í zhù,释义:1、指测天的法式。2、制度仪节

仪注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亻部 总笔画5画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仪式。仪仗。司仪。3. 礼物。 贺仪。谢仪。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仪器。5. 法制,准则。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更多解释]

  • 拼音zhù 部首氵部 总笔画8画

    注 [ zhù ] 1. 灌进去。 注入。注射。大雨如注。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 注视。注目。注意。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 注解。注释。注音。夹注。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 注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5. 记载,登记。 注册。注销。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 下注。赌注。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 一注钱。[更多解释]

仪注的分字组词

仪注的相关词语

【仪注】的常见问题

  1. 仪注的拼音是什么?仪注怎么读?

    仪注的拼音是:yí zhù
    点击 图标播放仪注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