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jiă

拼音
qiū jiă
注音
ㄑㄧㄡ ㄐㄧㄚˇ

丘甲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丘甲qiū jiă

  1. 古代军赋制度四丘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引证解释

  1. 古代军赋制度四丘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鲁成公 因 齐 难,临时增征甲士,改为每丘出一人称为丘甲。一说,古代农工分职,制甲为“工民”之事, 鲁 违常制,使“丘民”作甲,称丘甲。见《穀梁传·成公元年》。按,“丘甲”之说,论者纷纭参阅 清•万斯大 《春秋随笔》、 清•毛奇龄 《春秋毛氏传》、 清•钟文烝 《穀梁补注》、 清•刘逢禄 《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第四章第六节。

    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
    杜预 注:“《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 鲁 使丘出之,讥重敛。”
    顾炎武 补正:“要之,其实益兵,向之四丘共出三甲者,今使每丘出一甲尔。”

网络解释

丘甲,春秋时鲁国征发军用品的制度。《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左传》杜预注谓据《周礼记载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古代规定每甸出长毂(兵车)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鲁成公时推行的丘甲制实义,众说纷纭,按《中国通史简编》云:“就是一丘出一定数量的军赋,丘中人各按所耕田分摊,不同于公田制度农夫同等的军赋”,视为军赋改革,且与鲁宣公十五年“初税亩”联系较为合理

丘甲的字义分解

  • 拼音qiū 部首丿部 总笔画5画

    丘 [ qiū ] 1. 小土山。 土丘。沙丘。丘陵。丘壑。2. 像小土山凸起的。 丘疹。3. 坟墓。 丘墓(大墓)。丘垄。4. 量词,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一丘十亩大的小田。5. 众人聚居的地方。 丘民(乡民,邑民)。6. 用砖石封闭有尸体的棺材。7. 姓。[更多解释]

  • 拼音jiǎ 部首田部 总笔画5画

    甲 [ jiǎ ]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 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 甲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 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 盔甲。甲兵。甲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 甲板。装甲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龟甲。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指甲。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保甲。甲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 甲坼(外表裂开)。10. 同“胛”,肩胛。[更多解释]

丘甲的分字组词

丘甲的相关词语

【丘甲】的常见问题

  1. 丘甲的拼音是什么?丘甲怎么读?

    丘甲的拼音是:qiū jiă
    点击 图标播放丘甲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