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ī niú

拼音
zhuī niú
注音
ㄓㄨㄟ ㄋㄧㄡˊ

椎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椎牛zhuī niú

  1. 谓击杀牛。见“椎牛恨”。

引证解释

  1. 谓击杀牛。参见“槌牛”。

    韩诗外传》卷七:“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亲存也。”
    宋•黄庭坚 《明叔知县和示过家上冢二篇复次韵》:“且当置是事,椎牛会宾亲。”
    周实 《岁暮杂感》诗:“安能跨凤寻仙侣,未必椎牛尽将才。”

  2. 见“椎牛恨”。

网络解释

椎牛,亦称“吃牛”,也叫还大牛愿,就是苗族祭祀活动中最盛大、最隆重的一项还愿仪式古时候,苗家人患重病或中年无子认为是牛鬼作祟,需许椎牛大愿,病愈或得子后还愿。宣恩小茅坡营苗寨还大牛愿,始于乾嘉时期盛行于清末民初,大约民国二十年(1931年)后直至2003年12月3日前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举办这种庆典活动。 则“吃牛节”是苗家最隆重的祭祀古俗,从追溯它的根源可以明白这个节日与其说是“祭神”,倒不如说是在向“神”挑战检阅人们征服“神”的力量

椎牛的字义分解

  • 拼音zhuī,chuí 部首木部 总笔画12画

    椎 [ zhuī ] 1. 构成高等动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 椎骨。脊椎。颈椎。胸椎。尾椎。椎 [ chuí ] 1. 敲打东西的器具。 铁椎。木椎。鼓椎。2. 敲打,用椎打击。 椎鼓。椎杀。椎心泣血(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3. 愚钝,朴实。 椎鲁。[更多解释]

  • 拼音niú 部首牛部 总笔画4画

    牛 [ niú ] 1.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2. 星名,二十八宿之。 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3. 喻固执或骄傲。 牛气。4. 姓。[更多解释]

椎牛的分字组词

椎牛的相关词语

【椎牛】的常见问题

  1. 椎牛的拼音是什么?椎牛怎么读?

    椎牛的拼音是:zhuī niú
    点击 图标播放椎牛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