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拼音
lí jīn
注音
ㄌㄧˊ ㄐㄧㄣ

厘金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厘金lí jīn

  1. 即厘税。参见:厘金。

引证解释

  1. 即厘税。

    郭沫若 等《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厘金以商贷为对象,在水陆通商要道商业繁盛城镇设立局、卡,征收货捐。”
    1. 即厘捐。 清•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军兴以来,釐金之旺,素推东南数省。”
    炳麟 《訄书·不加赋难》:“大兵起,门关蹊梁於是乎有釐金。曰:‘是征之商贾也。’”《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有人建议想向外国人再借上几千万两银子的洋债,即以 中国 釐金作抵。”

  2. 指以人们所得收益的若干部分所充的税金参见“釐捐”。

    陶尔夫 《伐楮的旅行》:“他们自称什么工人代表’,实际上压迫剥削你们的。他们坐在家里抽取你们的厘金,想办法搞鬼。”

网络解释

厘金,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名捐厘。中国自清代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 厘金创行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且不限于百分之一。有的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有部分货物实行人量抽厘。

厘金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厂部 总笔画9画

    厘 [ lí ] 1. 小数名,百分之一。 厘米。2.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之一计)。3. 治理,整理。 厘正(订正)。厘革(调整改革)。4. 古同“嫠”,寡妇。[更多解释]

  • 拼音jīn 部首金部 总笔画8画

    金 [ jīn ]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 黄金。金子。金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 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金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 现金。基金。挥金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 金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金声(①钲声;②钟声)。金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 金兰(友情深)。金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金瓯(①盛酒器;②喻疆土完整)。金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 金鱼。金乌(太阳)。金龟。金丝猴。8. 中国朝代名。 金代。9. 姓。[更多解释]

厘金的分字组词

厘金的相关词语

【厘金】的常见问题

  1. 厘金的拼音是什么?厘金怎么读?

    厘金的拼音是:lí jīn
    点击 图标播放厘金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