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禀
- 拼音
- qì bǐng
- 注音
- ㄑㄧˋ ㄅㄧㄥˇ
气禀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气禀
见“气禀”。
引证解释
见“气稟”。亦作“气禀”。谓受之于气。
引 《韩非子·解老》:“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稟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
后世用以指人生来就有的气质。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宋•朱熹 集注:“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
《明史·儒林传二·刘邦采》:“刮磨砥礪,以融气稟,絶外诱。”
清•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有生之后,虽气稟物欲相窒相梏,而克自修治,即可復健顺之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顾民生多艰,是性日薄,洎夫今,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録,与气稟未失之农人。”亦作“气禀”。即饩廩。俸禄。
网络解释
气禀的字义分解
-
气
拼音qì 部首气部 总笔画4画气 [ qì ]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如 气体。2. 呼吸。如 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如 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如 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如 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如 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 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如 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如 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如 痰气。湿气。10. 景象。如 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更多解释]
-
禀
拼音bǐng 部首示部 总笔画13画禀 [ bǐng ] 1. 承受,生成的。如 禀性。禀赋。2. 指下对上报告。如 禀报。禀复。回禀。[更多解释]
气禀的分字组词
气禀的相关词语
【气禀】的常见问题
-
气禀的拼音是什么?气禀怎么读?
气禀的拼音是:qì bǐng
点击 图标播放气禀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