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n huǒ

拼音
tán huǒ
注音
ㄊㄢˊ ㄏㄨㄛˇ

痰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痰火tán huǒ

  1. 中医术语体内痰浊与火邪互结或痰浊郁久化火的病理变化。多表现喘息咳嗽怔忡昏厥等。

引证解释

  1. 中医术语体内痰浊与火邪互结或痰浊郁久化火的病理变化。多表现喘息咳嗽怔忡昏厥等。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中风》:“痰火内发病心官。”
    注:“心病痰火,轻则舌强难语,重则痰壅神昏。”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荆公 原有痰火症,住在小舟多日情怀抑鬱,火症復发。思欲舍舟登陆观看市井风景,少舒愁绪。”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不想客人中年的人,有痰火病的。就这一推里,一交跌去,闷倒在地。”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杨执中 老年痰火疾,夜里要人作伴。”
    茅盾子夜》一:“是痰火么?爸爸向来有这毛病么?”

国语辞典

痰火tán huǒ

  1. 一种症状。似哮喘,口干唇燥,胸痛烦热,而痰块很难咯出的病症

    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老夫幼年灯窗十载,染成一症,老年举发。太医院看是痰火之症。虽然服药难以除根。必得阳羡茶,方可治。」

网络解释

痰火是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证,即所谓"窠囊之痰"。该证平时无明症状,如因外邪饮食内伤因素引致发作。其症颇似哮喘,症见烦热胸痛,口干唇燥,痰块很难咯出等。甚或出现头部及耳后有痰核如串珠状,或脏下有结核病症。其核按之紧,推之不移,并兼见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因其由于肝火、痰郁所致,故名痰火。

痰火的字义分解

  • 拼音tán 部首疒部 总笔画13画

    痰 [ tán ] 1. 气管、支气管或肺泡黏膜分泌出来的黏液。 痰喘。痰厥。痰盂。吐痰。[更多解释]

  • 拼音huǒ 部首火部 总笔画4画

    火 [ huǒ ] 1.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 紧急。 火速。十万火急。3. 指枪炮弹药等。 火药。火炮。4. 发怒,怒气。 火暴。火性。5.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 肝火。毒火攻心。6. 形容红色的。 火红。火腿。7.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 姓。[更多解释]

痰火的分字组词

痰火的相关词语

【痰火】的常见问题

  1. 痰火的拼音是什么?痰火怎么读?

    痰火的拼音是:tán huǒ
    点击 图标播放痰火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