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ăn shé

拼音
zhăn shé
注音
ㄓㄢˇ ㄕㄜˊ

斩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斩蛇zhăn shé

  1. 刘邦起事前曾醉行泽中,遇大蛇当道,乃拔剑斩之。见《史记·高祖本纪》。后用以为典。

引证解释

  1. 汉•刘邦 起事前曾醉行泽中,遇大蛇当道,乃拔剑斩之。见《史记·高祖本纪》。后用以为典。

    汉•荀悦 《汉纪·高祖纪赞》:“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哉!”唐•薛逢 《送徐州从事商隐》诗:“斩蛇泽畔人烟晓, 戏马臺 前树影疏。”
    水浒传》第五九回:“三日之内,早望见那座山,乃是昔日 汉高祖 斩蛇起义之处。”

国语辞典

斩蛇zhăn shé

  1. 相传汉高祖刘邦起事前,曾夜行泽中,遇大蛇当道拔剑斩之。典出《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后以斩蛇指有帝王之运的征兆

    唐·薛逢〈重送徐州从事商隐〉诗:「斩蛇泽畔人烟晓,戏马台树影疏。」

网络解释

本品卷呈圆盘状,盘经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黄白色,脊椎骨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 枚。气腥,味微咸。

斩蛇的字义分解

  • 拼音zhǎn 部首斤部 总笔画8画

    斩 [ zhǎn ] 1. 砍断。 斩断。斩首。斩决。斩除。斩草除根。斩钉截铁。先斩后奏。披荆斩棘。[更多解释]

  • 拼音shé,yí 部首虫部 总笔画11画

    蛇 [ shé ] 1.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 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蛇 [ yí ] 1. 〔委( wěi )~〕见“委2”。[更多解释]

斩蛇的分字组词

斩蛇的相关词语

【斩蛇】的常见问题

  1. 斩蛇的拼音是什么?斩蛇怎么读?

    斩蛇的拼音是:zhăn shé
    点击 图标播放斩蛇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