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棱
- 拼音
- gū léng
- 注音
- ㄍㄨ ㄌㄥˊ
觚棱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觚棱
见“觚棱”。
引证解释
亦作“觚棱”。
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参见“柧棱”。
引 《文选·班固<西都赋>》:“设璧门之凤闕,上觚稜而栖金爵。”
吕向 注:“觚稜,闕角也。”
《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 宋•王观国 《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
明•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西周 浸冷觚稜月,未必迁 岐 説果非。”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
郁达夫 《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復梦 长安。”借指京城。
引 宋•秦观 《赴杭倅至汴上作》诗:“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无端又作觚棱梦,醒视扁舟落五湖。”借指故国。
棱角。
引 清•方文 《喜左又錞见访即送其归里》诗之一:“时危明且晦,未可太觚稜。”
国语辞典
觚棱
网络解释
亦作“ 柧棱 ”。( 1.)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文选·班固》:“设璧门之凤阙,上觚稜而栖金爵。”吕向注:“觚稜,阙角也。”《后汉书·班固传上》作“柧棱”。宋·王观国《学林·觚角》:“所谓觚稜者,屋角瓦脊成方角稜瓣之形,故谓之觚稜。”明·郎瑛《七修类稿·天地三·天目山》:“ 西周浸冷觚稜月,未必迁岐说果非。”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三百:“北望觚稜南望雁,七行狂草达京华。”郁达夫《偶成》诗:“不羡神仙况一官,觚棱那复梦长安 。”参见“柧棱”。(2).借指京城。宋·秦观《赴杭倅至汴上作》诗:“俯仰觚棱十载间,扁舟江海得身闲。”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无端又作觚棱梦,醒视扁舟落五湖。”宋·陈著《宝鼎现(寿范著林)》:“回首渺,觚棱何处,云与商量浮计小。”
觚棱的字义分解
-
觚
拼音gū 部首角部 总笔画12画觚 [ gū ] 1. 古代酒器,青铜制,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喇叭形口,细腰,高圈足。2. 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如 操觚。3. 棱角:“甘泉泰畤紫坛,八~宣通象八方”。4. 剑柄:“操其~,招其末”。5. 古同“弧”,独立不群。[更多解释]
-
棱
拼音léng,lēng,líng 部首木部 总笔画12画棱 [ léng ] 1. 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如 棱角。瓦棱。棱椎(多面体的一种)。三棱镜。模棱两可。2. 神灵之威,威势。如 威棱。棱 [ lēng ] 1. 〔不~登〕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含厌恶意,如“傻~~~”。棱 [ líng ] 1. 〔穆~〕地名,在中国黑龙江省。[更多解释]
觚棱的分字组词
觚棱的相关词语
【觚棱】的常见问题
-
觚棱的拼音是什么?觚棱怎么读?
觚棱的拼音是:gū léng
点击 图标播放觚棱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