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g

拼音
láng yá
注音
ㄌㄤˊ ㄧㄚˊ

琅邪的意思

词语解释

琅邪láng yá

  1. 亦作“琅琊”。亦作“琅琊”。

  2. 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

  3. 山名。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西晋伐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因名。

  4. 秦始皇时于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

  5. 指秦琅琊刻石

引证解释

  1. 亦作“琅琊”。亦作“瑯琊”。 山名。在今 山东省 诸城县 东南海滨

    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观於 转附 朝儛,遵海而南,放於 琅邪。”
    史记·秦始皇本纪》:“南登 琅邪,大乐之,留三月。”

  2. 山名。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西晋•伐 吴,琅邪王 司马伷 曾率兵驻此,因名。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环 滁 皆山也,其西南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者, 琅邪 也。”
    清•黄景仁 《晓过滁州》诗:“最高知 瑯琊,翠色披满襟。”

  3. 秦始皇 时于 琅玡山 上所建之 琅邪台。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东陼鉅海,南有 琅邪。”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琅邪,臺名也,在 渤海 间。”

  4. 指 秦 琅琊 刻石

    金松岑 《文学观》:“碑之《泰山》、《之罘》、《琅琊》、《会稽》;词赋之《连珠》、《七发》是也。”

国语辞典

琅邪láng yá

  1. 郡名:(1)​ 秦置,在今山东省诸城县。(2)​南朝齐置,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也作「琅琊」、「瑯琊」。

网络解释

琅邪,今作“琅琊”,读láng yá,是山东东南部的古地名此地诞生了琅琊三大家族(琅琊诸葛氏、琅琊王氏、琅琊颜氏)。中国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邪邑,在今山东省青岛市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在此置琅邪县,并以之为琅邪郡治所。郡境为山半岛东南部。西汉东武 (今山东诸城)。东汉琅邪国改治开阳(今山东省临沂市北)。北魏治即丘县(今山东临沂东南)。隋唐有沂州琅邪郡。从魏晋琅邪国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属琅邪郡(国)。

琅邪的字义分解

  • 拼音láng 部首王部 总笔画11画

    琅 [ láng ] 1. 〔~~〕①象声词,金石相击声;②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2. 〔~玕〕像珠子的美石。3. 〔~玡〕山名,在中国山东省。[更多解释]

  • 拼音xié,yé 部首阝部 总笔画6画

    邪 [ xié ] 1. 不正当,不正派。 邪恶( è )。邪念。邪说。2.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 寒邪。风邪。3. 迷信的人指鬼神给予的灾祸。 中( zhòng )邪。4. 妖异怪诞。 邪魔。邪术。5. 同“斜”。邪 [ yé ] 1. 同“耶”,疑问词。[更多解释]

琅邪的分字组词

琅邪的相关词语

【琅邪】的常见问题

  1. 琅邪的拼音是什么?琅邪怎么读?

    琅邪的拼音是:láng yá
    点击 图标播放琅邪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