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拼音
sān fă sī
注音
ㄙㄢ ㄈㄚˇ ㄙ

三法司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法司sān fă sī

  1. 明·清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翻译

  • 英语the three judicial chief ministries (in imperial China)​

引证解释

  1. 明•清 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明史·刑法志二》:“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这一篇章疏奏上,天子重瞳亲照,怜其冤抑,倒下圣旨,着三法司严加鞫审。”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本应拿问,交三法司从严议罪。”

国语辞典

三法司sān fă sī

  1. 明清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称为三法司」,专审重大案件

    《明史·卷九四·刑法志二》:「三法司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
    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得旨三法司提问,问官勘实覆奏。」

网络解释

三法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中央司法机关的合称。《商君书·定分》:“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后世“三法司”之称即源于此。汉代以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三个司法机关会议,称三法司。《新唐书·百官志一》:“凡鞫大狱,以尚书侍郎(指刑部)与御史中丞大理卿为三司使。”重大案件皆由三个机关共同审理明清两代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为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也称“三司会审。”

三法司的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部首一部 总笔画3画

    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氵部 总笔画8画

    法 [ fǎ ]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 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 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 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 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 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 法文。法式大菜。8. 姓。[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口部 总笔画5画

    司 [ sī ] 1. 主管,操作。 司法。司机。司令。司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司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②复姓)。司徒(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后为丞相;②复姓)。司马(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务的长官;②复姓)。司寇(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刑狱、纠察的长官;②复姓)。2. 官署名称。 人事司。3. 视察。 司日月之长短。4. 姓。[更多解释]

三法司的分字组词

三法司的相关词语

【三法司】的常见问题

  1. 三法司的拼音是什么?三法司怎么读?

    三法司的拼音是:sān fă sī
    点击 图标播放三法司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