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éi

拼音
dà hū léi
注音
ㄉㄚˋ ㄏㄨ ㄌㄟˊ

大忽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忽雷dà hū léi

  1. 唐代弹拨乐器。其形制龙首,长柄、无品,梨形音箱,蒙蟒皮,两轴,两弦,有马。

引证解释

  1. 唐•代弹拨乐器。其形制龙首,长柄、无品,梨形音箱,蒙蟒皮,两轴,两弦,有马。 唐•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文宗 朝有内人中丞,善胡琴。内库有二琵琶,号大、小忽雷。

    郑 尝弹小忽雷,偶以匙头脱,送 崇仁坊 南 赵 家修理大约乐器悉在此坊。”

网络解释

大忽雷,中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因其发音忽忽若雷而得名。又称龙首琵琶二弦琵琶。民间流传甚少。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唐代制作的大忽雷一件,它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古代乐器之一。

大忽雷的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tài 部首大部 总笔画3画

    大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 老大。6. 敬辞。 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 大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大概。大凡。大 [ dài ] 1. 〔~夫〕医生(“夫”读轻声)。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大 [ tài ] 1. 古通“太”。2. 古通“泰”。[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心部 总笔画8画

    忽 [ hū ] 1. 粗心,不注意。 忽视。疏忽。忽略。玩忽职守。2. 迅速,突然。 忽而。忽然。忽地。忽高忽低。3.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忽微(极言细微)。微忽其微。[更多解释]

  • 拼音léi 部首雨部 总笔画13画

    雷 [ léi ]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 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 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3. 〔~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4. 姓。雷 [ lèi ] [更多解释]

大忽雷的分字组词

大忽雷的相关词语

【大忽雷】的常见问题

  1. 大忽雷的拼音是什么?大忽雷怎么读?

    大忽雷的拼音是:dà hū léi
    点击 图标播放大忽雷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