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
- 拼音
- bā wáng zhī luàn
- 注音
- ㄅㄚ ㄨㄤˊ ㄓ ㄌㄨㄢˋ
八王之乱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八王之乱
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晋初武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诸王拥有军政实权。惠帝即位,其妻贾后杀死辅政的杨骏和汝南王亮,旋又杀楚王玮。公元300年赵王伦杀贾后,次年废惠帝自立。齐王fd32、成都王颖联兵杀伦,惠帝复位,fd32专朝政。长沙王fd45攻杀fd32,河间王、成都王颖又杀fd45,颖掌朝政。后东海王越攻杀、颖,306年毒死惠帝,另立怀帝,独握朝政。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结束。
引证解释
西晋•初 司马氏 大封宗室,并使之掌握重兵实权。 晋武帝 死, 惠帝 立, 惠帝 妻 贾后 与外戚 杨骏 争权,杀 骏,用 汝南王 司马亮 辅政。 司马亮 专权, 贾后 复使 楚王 司马玮 杀 亮,旋又杀 玮,其后 赵王 司马伦、齐王 司马冏 起兵杀 贾后。伦 僭位,以 惠帝 为太上皇。 成都王 司马颖 起兵杀 伦,长沙王 司马乂 杀 冏,河间王 司马颙 又杀 乂,东海王 司马越 起兵复杀 颙。诸王相互攻杀,至 惠帝 死, 怀帝 立,内讧长达十六年,史称“八王之乱”。战乱使各族人民遭受极大灾难,严重破坏了生产;内迁北方的各少数民族贵族则乘机夺取政权, 晋•王朝被迫南渡,遂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参阅《晋书·八王传论》及 清•赵翼 《二十二史札记·八王之乱》。
国语辞典
八王之乱
网络解释
八王之乱的字义分解
-
八
拼音bā 部首八部 总笔画2画八 [ bā ]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如 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更多解释]
-
王
拼音wáng,wàng 部首王部 总笔画4画王 [ wáng ]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如 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 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如 王公。王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如 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如 王父(祖父)。王母(祖母)。5. 姓。王 [ wàng ] 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如 王天下。王此大邦。[更多解释]
-
之
拼音zhī 部首丶部 总笔画3画之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如 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如 久而久之。7. 往,到:“吾欲~南海”。[更多解释]
-
乱
拼音luàn 部首乚部 总笔画7画乱 [ luàn ] 1. 没有秩序。如 乱套。紊乱。凌乱。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如 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3. 混淆。如 乱伦。败常乱俗。4. 任意随便。如 乱吃。乱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如 淫乱。6. 横渡。如 乱流。7. 治理。如 乱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如 乱曰。[更多解释]
八王之乱的分字组词
八王之乱的相关词语
【八王之乱】的常见问题
-
八王之乱的拼音是什么?八王之乱怎么读?
八王之乱的拼音是:bā wáng zhī luàn
点击 图标播放八王之乱的发音。